老妻汲泉向江口,稚子攀條折楊柳
出自宋代姜德明《秋江漁樂圖為邑人宗正純撰》:
楓樹蕭蕭霜葉紅,蘆花瑟瑟鳴西風。
漁翁舉網秋江上,輕舟一葉波溶溶。
群魚游泳影相續(xù),密網收來心易足。
赤鱗素質影跳空,玉尺金梭光炫目。
鼓枻歸來日未斜,腥風吹入比鄰家。
家人出戶歡相迓,笑舉魚筐還自夸。
老妻汲泉向江口,稚子攀條折楊柳。
汲泉炊水待烹鱗,貫柳攜魚去沽酒。
黃昏燈火羅盤餐,妻兒笑語娛團欒。
況值時清少徵稅,一生未解愁饑寒。
卻笑商人輕遠別,寒帳孤眠怨妻妾。
更憐農父在西疇,年豐則喜荒則憂。
何如漁者生涯寄江水,取之無窮用不已。
朝復暮兮醉復醒,長年嘯傲煙波里。
注釋參考
江口
(1).江水與他水會流處。 唐 岑參 《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諸公》詩:“官舍臨江口,灘聲人慣聞?!?唐 王建 《寄汴州令狐相公》詩:“三軍江口擁雙旌,虎帳長開自教兵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六十回:“再説 巫臣 之子 巫狐庸 ,奉 晉侯 命,如 吳 見 吳王 壽夢 ,請兵伐 楚 。 壽夢 許之,使世子 諸樊 為將,治兵於 江 口?!?孫中山 《倫敦被難記》三:“予卜居于 珠江 江口之 澳門 ,以醫(yī)為業(yè)?!?/p>
(2). 大黃江 的別稱。在 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 桂平縣 東北。當 相思江 與 潯江 會合之口。
稚子
稚子 (zhìzǐ) 幼兒;小孩子 (innocent) child 稚子繞膝攀條
攀引或攀折枝條?!豆旁娛攀住ねブ杏衅鏄洹罚骸芭蕳l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·平原侯植》:“朝游登鳳閣,日暮集華沼。傾柯引弱枝,攀條摘蕙草?!?宋 蘇軾 《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》:“攀條與立新名字,兒女稱呼恐不經?!?/p>
折楊柳
(1).古《橫吹曲》名。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《德摩訶兜勒曲》,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,以為武樂。 魏 晉 時古辭亡失。 晉 太康 末, 京 洛 有《折楊柳》歌,辭多言兵事勞苦。 南朝 梁 、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,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。曲為五言,唯 唐 有七言者。參閱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音樂》、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二·折楊柳》。
(2).詞牌名。即《楊柳枝》。
姜德明名句,秋江漁樂圖為邑人宗正純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