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建《贈王侍御》:
愚者昧邪正,貴將平道行。
君子抱仁義,不懼天地傾。
三受主人辟,方出咸陽城。
遲疑匪自崇,將顯求賢名。
自來掌軍書,無不盡臣誠。
何必操白{1-1}刃,始致海內(nèi)平。
恭事四海人,甚于敬公卿。
有惡如己辱,聞善如己榮。
或人居饑寒,進退陳中情。
徹晏聽苦辛,坐臥身不寧。
以心應所求,盡家猶為輕。
衣食有親疏,但恐逾禮經(jīng)。
我今愿求益,詎敢為友生。
幸君揚素風,永作來者程。
注釋參考
或人
某人;有些人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學行》:“或曰:‘《書》與經(jīng)同而世不尚,治之可乎?’曰:‘可。’或人啞爾笑曰:‘須以發(fā)策決科。’”《周書·尉遲運等傳論》:“斯數(shù)子者,豈非社稷之臣歟?或人以為不忠,則天下莫之信也?!?清 陳確 《大學辨》:“ 朱子 對或人之問,亦云無他左驗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·小品文的生機》:“或人曰:‘ 中國 無幽默?!@正是一個注腳。”
國人。指 春秋 戰(zhàn)國 時代城邦的自由民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 秦王 之時,或人葅子,利不足也?!?劉文典 集解引 俞樾 曰:“或人即國人也?!墩h文·戈部》:‘或,邦也?!多聿俊罚骸畤钜??!?、國古通用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