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年筆力斡千鈞,齒宿于今意轉(zhuǎn)新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次胡長彥司戶韻為其生日壽長彥新授桂掾》:
丁年筆力斡千鈞,齒宿于今意轉(zhuǎn)新。
櫻伐廣陵聊作賦,梅開桂嶺定宜人。
暫從南極通冠冕,會(huì)向東方領(lǐng)縉紳。
菊有黃花潭有水,愿尋漢事壽佳辰。
注釋參考
丁年
[age attained one's majority] 成丁的年齡
詳細(xì)解釋男子成丁之年。歷代之制不一。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,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。亦泛指壯年?!段倪x·李陵<答蘇武書>》:“﹝足下﹞丁年奉使,皓首而歸。” 李善 注:“丁年,謂丁壯之年也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燈下梅影》詩:“丁年夜坐眼如魚,老矣而今不讀書?!?清 繆慧遠(yuǎn) 《友人過訪》詩:“坐上清歌聞子夜,人生行樂及丁年。” 梁啟超 《盧梭學(xué)案》:“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,及既達(dá)丁年,猶居是邦,而遵奉其法律,即默認(rèn)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?!?/p>
筆力
筆力 (bǐlì) 寫字、畫畫、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;文章的氣勢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筆力雄健千鈞
三十斤為一鈞,千鈞即三萬斤。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。《商君書·錯(cuò)法》:“ 烏獲 舉千鈞之重,而不能以多力易人。” 宋 楊億 《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紀(jì)事二十二韻》:“千鈞寧覺重,七札豈曾妨?!?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二章:“這念頭一起,就是千鈞之力也收它不住?!?/p>
齒宿
年老?!缎绿茣だ畎偎巶鳌罚骸暗蹏L與偕賦《帝京篇》,嘆其工,手詔曰:‘卿何身老而才之壯,齒宿而意之新乎?’” 宋 鄭剛中 《答喻郎中書》:“某再拜,駢緘爛然,與來帖俱玩,不能去手,齒宿意新,字字有來處,非后生淺學(xué)所能讀也。”
于今
于今 (yújīn) 至今 up to the present;since 車站一別,于今十年 如今;到現(xiàn)在 nowaday;now周必大名句,次胡長彥司戶韻為其生日壽長彥新授桂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