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此冤應未有,漢心漢語吐蕃身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縛戎人-達窮民之情也》:
縛戎人,縛戎人,耳穿面破驅入秦。
天子矜憐不忍殺,詔徙東南吳與越。
黃衣小使錄姓名,領出長安乘遞行。
身被金創(chuàng)面多瘠,扶病徒行日一驛。
朝餐饑渴費杯盤,夜臥腥臊污床席。
忽逢江水憶交河,垂手齊聲嗚咽歌。
其中一虜語諸虜,爾苦非多我苦多。
同伴行人因借問,欲說喉中氣憤憤。
自云鄉(xiāng)管本涼原,大歷年中沒落蕃。
一落蕃中四十載,遣著皮裘系毛帶。
唯許正朝服漢儀,斂衣整巾潛淚垂。
誓心密定歸鄉(xiāng)計,不使蕃中妻子知。
暗思幸有殘筋力,更恐年衰歸不得。
蕃候嚴兵鳥不飛,脫身冒死奔逃歸。
晝伏宵行經大漠,云陰月黑風沙惡。
驚藏青冢寒草疏,偷渡黃河夜冰薄。
忽聞漢軍鼙鼓聲,路傍走出再拜迎。
游騎不聽能漢語,將軍遂縛作蕃生。
配向東南卑濕地,定無存恤空防備。
念此吞聲仰訴天,若為辛苦度殘年。
涼原鄉(xiāng)井不得見,胡地妻兒虛棄捐。
沒蕃被囚思漢土,歸漢被劫為蕃虜。
早知如此悔歸來,兩地寧如一處苦。
縛戎人,戎人之中我苦辛。
自古此冤應未有,漢心漢語吐蕃身。
注釋參考
自古
(1).從古以來?!对姟ば⊙拧じμ铩罚骸拔胰∑潢?,食我農人,自古有年?!薄墩撜Z·顏淵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?!?宋 歐陽修 《定風波》詞:“任是好花須落去,自古。”
(2).泛指從前。 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。”
未有
未有 (wèiyǒu) 沒有 do not have;have not;there is no;be without 未有封侯之賞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未有以應。 吾尚未有子?!濉?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城門未有燒脫?!稄V東軍務記》漢語
漢語 (Hànyǔ) 漢族的語言。構成漢藏語族的一個分支,其口語形式差別很大,但有共同的以形象符號直接體現詞意而與發(fā)音不相聯系的書面體系。主要方言分北方話、吳語、湘語、贛語、客家話、閩北話、閩南話和粵語等 Chinese吐蕃
公元七至九世紀,我國古代藏族所建政權。據有今 西藏 地區(qū)全部,盛時轄有 青藏高原 諸部,勢力達到西域、 河隴 地區(qū)。其贊普 松贊干布 、 棄隸縮贊 先后與 唐 文成公主 、 金成公主 聯姻,與 唐 經濟文化聯系至為密切。 吐蕃 政權崩潰后, 宋 、 元 、 明 史籍仍習慣沿稱 青藏高原 及當地土著族為 吐蕃 ,一作 吐番 。 元 中統 間改稱 烏斯藏 。
白居易名句,縛戎人-達窮民之情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