磬聲縹緲空中傅,僾然欲見非眇綿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次韻孫司戶黃堂觀醮遇雪》:
江陵舊識李謫仙,向來一夢今恍然。
依然斗酒詩百篇,鎪剔造化供清妍。
妙意直到天{1|1}皇先,長歌短曲何蟬聊。
龍螭蛟鱷紛連蜷,黃冠作禮邀云軿。
珠幢玉節(jié)來蹁躚,玉川再拜瞻上玄。
磬聲縹緲空中傅,僾然欲見非眇綿。
水花冰棄來滿筵,清寒徹骨思嚙氈。
蓬萊玉霄云氣連,人間化鶴三千年。
皎皎忽悟三生緣,當時誤讀青瑤箋。
注釋參考
磬聲
(1).擊磬的聲音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君子聽磬聲,則思死封疆之臣?!?/p>
(2).指代將帥?!端螘に魈攤鳌罚骸笆且苑置岬软嗦曋?,助 難當 報復?!?/p>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空中
空中 (kōngzhōng) 作為飛機活動的場所 air 空中優(yōu)勢 中間是空的 hollow 空,使動用法 有大石當中流,可坐百人,空中而多竅。——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僾然
(1).仿佛,隱約貌?!抖Y記·祭義》:“祭之日,入室,僾然必有見乎其位?!?陸德明 釋文:“僾,微見貌。” 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祭之日,將入戶,僾然若有見乎其容?!?宋 蘇軾 《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》:“惕然履霜,詎勝悽愴之意;僾然出戶,如聞嘆息之聲。” 郭沫若 《未央》:“如象中世紀的一座古城僾然浮在霧里?!?/p>
(2).含蓄貌。 張爾田 《詞莂序》:“晚交 蕙風 ,讀其詞,逌然僾然,又若有異於餘子者?!?/p>
眇綿
亦作“ 眇緜 ”。 1.遠視貌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先知》:“知其道者其如視,忽眇緜作昞?!?李軌 注:“眇緜,遠視?!?/p>
(2).幽遠;高遠;遼遠。 唐 張九齡 《題畫山水障》詩:“封翫有佳趣,使我心眇綿?!?宋 蘇轍 《超然臺賦》:“奏絲竹之憤怨兮,聲激越而眇緜?!?宋 葉適 《林叔和見訪道舊感嘆因以為贈》詩:“眾駿跨險遠,獨鵠超眇綿;謂當共驂服,可以爭聯(lián)翩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織女賦》:“流波兮眇綿,致予兮遐音?!?/p>
(3).指高空。 宋 秦觀 《次韻莘老》:“較藝先豪俊,飛聲動眇綿。”
項安世名句,次韻孫司戶黃堂觀醮遇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