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路回竹符,分鑣揚(yáng)木鐸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》:
三年一上計(jì),萬國趨河洛。
課最力已陳,賞延恩復(fù)博。
垂衣深共理,改瑟其咸若。
首路回竹符,分鑣揚(yáng)木鐸。
戒程有攸往,詔餞無淹泊。
昭晰動(dòng)天文,殷勤在人瘼。
持久望茲念,克終期所托。
行矣當(dāng)自強(qiáng),春耕庶秋獲。
注釋參考
首路
(1).上路出發(fā)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今旍麾首路,其所經(jīng)至,亦不欲窮兵極武?!?唐 顏真卿 《項(xiàng)王碑陰述》:“剋期首路, 竟陵 是諗?!?清 顧炎武 《與顏修來手札》:“去秋得接光塵,恨首路匆匆,未獲信宿之留,以聆微言而商大業(yè)。”
(2).猶路途。 唐 楊巨源 《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》詩:“幢蓋全家去,琴書首路隨?!?清 惲敬 《答姚秋農(nóng)書》:“得 沙井 、 建昌 兩書,知首路平安,幸甚?!?/p>
竹符
(1).“ 竹使符 ”的省稱?!逗鬂h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尚符璽郎中四人。本注曰:舊二人在中,主璽及虎符、竹符之半者?!?/p>
(2).泛指地方長(zhǎng)官印符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送孔江州》詩:“才子厭蘭省,邦君榮竹符?!?宋 蘇軾 《皇兄令史贈(zèng)博州防御使傅平侯制》:“故具官令史,端厚有常,靖恭寡過,生不勒於保傅,沒見思於族姻,宜分竹符,就賜茅社?!?清 曹寅 《書院瓶中杏花將殘漫贈(zèng)三絕句》之二:“慧色為誰延一日,竹符新調(diào) 錫山 泉。”參見“ 竹使符 ”。
分鑣
猶分道?!稌x書·孝武帝贊》:“ 燕 之 擊路, 鄭 叔 分鑣。”《南史·劉之遴傳》:“ 張蒼 之傳《左氏》, 賈誼 之襲 荀卿 ,源本分鑣,指歸殊致,詳略紛然,其來舊矣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又少則三字,多則九言。各體互興,分鑣并驅(qū)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祭崔相公文》:“ 微之 、 夢(mèng)得 、 慕巢 、 師皋 ,或徵雅言,酣詠陶陶;或命俗樂,絲管嘈嘈。藉草蔭松,枕麴餔糟。曾未周歲,索然分鑣?!?/p>
木鐸
(1).以木為舌的大鈴,銅質(zhì)。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(shí),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?!吨芏Y·天官·小宰》:“徇以木鐸。” 鄭玄 注:“古者將有新令,必奮木鐸以警眾,使明聽也……文事奮木鐸,武事奮金鐸?!薄吨芏Y·地官·鄉(xiāng)師》:“凡四時(shí)之征令有常者,以木鐸徇以市朝。” 宋 蘇軾 《元祐三年春貼子詞·皇帝閣》之一:“藹藹龍旂色,瑯瑯木鐸音?!?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四章:“自古司 東亞 文化之木鐸者,實(shí)惟我皇漢民族焉?!?/p>
(2).以喻宣揚(yáng)教化的人。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天下之無道也久矣,天將以夫子為木鐸?!?/p>
張九齡名句,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午夜朧朧淡月黃,夢(mèng)回猶有暗塵香作者:蘇軾作品:四十年前元夕與故人夜游得此句
- 床前垂文竿,巢邊登輕舟作者:陸龜蒙作品: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聲
- 人才自古良難
- 太息關(guān)山月,風(fēng)塵客子衣作者:江總作品:遇長(zhǎng)安使寄裴尚書
- 稍知名是累,日與靜相歡作者:權(quán)德輿作品: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閑居聊呈惠公
- 生死守一丘,寧計(jì)飽與饑
- 欲向佳人訴離恨,淚珠先已凝雙睫。作者:蘇軾作品: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
- 試問鳳凰饑食竹,何如駑馬肥苜蓿作者:蘇軾作品:戲用晁補(bǔ)之韻
- 眾響漸已寂,蟲于佛面飛
- 善改過者,未禁其事,先明其理作者:袁黃作品:了凡四訓(xùn)·改過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