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送江公著知吉州》
三吳行盡千山水,猶道桐廬更清美。
豈惟濁世隱狂奴,時平亦出佳公子。
初冠惠文讀城旦,晚入奉常陪劍履。
方將華省起彈冠,忽憶釣臺歸洗耳。
未應(yīng)良木棄大匠,要使名駒試千里。
奉親官舍當有擇,得郡江南差可喜。
白粲連檣一萬艘,紅妝執(zhí)樂三千指。
簿書期會得余閑,亦念人生行樂耳。
注釋參考
初冠
古代男子年屆二十歲,始行冠禮。見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。后因以“初冠”稱成年男子。 北魏 高允 《詠貞婦彭城劉氏》詩之四:“率我初冠,眷彼弱笄。” 唐 韓愈 《馬君墓志》:“始余初冠,應(yīng)進士貢在京師。”
惠文
(1).即惠文冠。 晉 傅咸 《贈何劭王濟》詩:“金璫綴惠文,煌煌發(fā)令姿?!?唐 韓愈 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:“鱟實如惠文,骨眼相負行?!?/p>
(2).為法冠“ 柱后惠文 ”的省稱,因以指代法禁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子瞻送穆父》之一:“又觸惠文江海去,快帆誰與挽令回?!眳⒁姟?惠文冠 ”。
城旦
(1).古代刑罰名。一種筑城四年的勞役?!赌印ぬ柫睢罚骸耙粤顬槌雷锒?,城旦四人?!?孫詒讓 間詁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城旦者,旦起行治城,四歲刑也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令下三十日不燒,黥為城旦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《律説》:論決為髡鉗,輸邊筑 長城 ,晝?nèi)账趴芴?,夜暮?長城 。城旦,四歲刑。”后以指流放或徒刑。 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葉衍蘭秦淮八艷圖詠》:“初 阮大鋮 以閹黨論城旦,屏居 金陵 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·論自由》:“若在文明國,輕則罰鍰,重則輸城旦矣?!?/p>
(2).城旦書的省稱。 宋 蘇軾 《喬太博見和復(fù)次韻答之》:“逝將游無何,豈暇讀城旦?!?宋 蘇軾 《送江公著知吉州》詩:“初冠惠文讀城旦,晚入奉常陪劍履。”
(3).鳥名。
晚入
遲到?!缎绿茣ぐ俟僦疽弧罚骸胺渤?,晚入、失儀,御史録名奪俸,三奪者奏彈。”
奉常
(1). 秦 九卿之一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奉常, 秦 官,掌宗廟禮儀,有丞。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?!?顏師古 注:“太常,王者旌旗也。畫日月焉,王有大事則建以行,禮官主持之,故曰奉常也。后改曰太常,尊大之義也?!?/p>
(2).保持恒久。 宋 范成大 《古鼎作香爐》詩:“云雷縈帶古文章,子子孫孫永奉常。”
劍履
見“ 劍履上殿 ”。
蘇軾名句,送江公著知吉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