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事為、三峨九頂,等閑留住
出自宋代京鏜《滿江紅(次楊提刑韻)》:
道骨仙風,合笞鳳、鞭鸞歸去。
底事為、三峨九頂,等閑留住。
攬轡聊施經(jīng)濟手,凝旒屢出褒嘉語。
算只今、人物更誰歸,心如許。
嗟我拙,才不武。
慚我陋,文非古。
縱策遲鞭鈍,也難追步。
雖喜故人逢異縣,卻嫌游子貪行路。
但著公、西掖北門中,相期處。
注釋參考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。” 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。”
三峨
四川 峨眉山 有 大峨 、 中峨 、 小峨 三峰,故稱 三峨 。 宋 蘇軾 《軾欲以石易畫晉卿難之復次韻》:“ 三峨 吾鄉(xiāng)里,萬馬君部曲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凌云九頂》詩:“江搖 九頂 風雷過,云抹 三峨 日夜浮?!?宋 唐庚 《次張?zhí)煊X見贈韻》:“會引 鑑湖 為故事,要從英主乞 三峨 。”
等閑
等閑 (děngxián) 輕易;隨便 (treat) lightly;random;careless 今年歡笑復明年,秋月春風等閑度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尋常,平常 ordinary 烈火焚燒若等閑?!鳌?于謙《石灰吟》 又如: 衛(wèi)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住房,等閑再不叫人來討?!冻蹩膛陌阁@奇》 無端;平白地 for no reason 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。——宋· 岳飛《滿江紅》 等閑平地起波瀾留住
(1).等待。 漢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邊城多健少,內(nèi)舍多寡婦,作書與內(nèi)舍,便嫁莫留住?!?/p>
(2). 宋 元 時一種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乾淳奉親》:“上詣 德壽宮 恭請兩殿往 浙江亭 觀潮……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兒、留住等凡百餘人,皆手持十幅綵旗,踏浪爭雄?!?元 王曄 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單則我家有個孩兒,喚做‘石留住’,今年二十歲了。”
京鏜名句,滿江紅(次楊提刑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