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道洽《梅花》:
數(shù)花疏疏靜處芳,便成佳景不荒涼。
暖回窮谷春常早,影落寒溪水也得。
自倚風(fēng)流高格調(diào),唯消質(zhì)素淡衣裳。
滿天霜月花邊宿,無復(fù)莊周蝶夢狂。
注釋參考
疏疏
亦作“疎疏”。1.猶楚楚。服裝鮮明整齊貌?!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 子路 盛服以見 孔子 。 孔子 曰:‘ 由 疏疏者何也?’” 許維遹 集釋:“‘疏疏’,讀為‘楚楚’?!对姟げ茱L(fēng)·蜉蝣》篇‘衣裳楚楚’; 毛 傳:‘楚楚,鮮明貌?!?/p>
(2).稀疏貌。 唐 賈島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詩:“夕陽庭際眺,槐雨滴疏疏。” 宋 張道洽 《詠梅》:“疏疏籬落娟娟月,寂寂軒窗淡淡風(fēng)?!?明 張煌言 《夏日過鼓浪嶼飲程璵嘉將軍署中》詩:“入林偏愛晚涼生,灌木疏疏墜月明?!?朱自清 《溫州的蹤跡》:“他到底等什么來著?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?舍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?”
(3).朦朧貌。 宋 李清照 《浣溪沙》詞:“晚風(fēng)庭院落梅初,淡云來往月疎疎?!?明 康海 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霎時(shí)間車塵兒隱隱,馬足兒騰騰,旂影兒疎疎,依舊是清秋遠(yuǎn)樹,曠野平蕪。” 劉大白 《記得》詩:“淡淡的月痕,疏疏的花影。”
靜處
(1).冷靜地立身處世?!蛾套哟呵铩るs下六》:“且人何憂,靜處遠(yuǎn)慮?!?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保位權(quán)》:“故為君虛心靜處,聰聽其響,明視其影,以行賞罰之象?!?宋 周敦頤 《通書·圣學(xué)》:“靜處則明,明則通?!?/p>
(2).猶靜居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刑部·熱審之始》:“今盛暑,朕與卿等,深居靜處,猶覺可畏?!?/p>
清凈、安靜之處。 宋 陸游 《山園雜詠》:“百年竟向愁邊老,萬事元輸靜處看?!薄度齻b五義》第十回:“跟著從人出了公館,來至靜處?!?/p>
佳景
美景;勝景。 唐 元稹 《寄樂天》詩:“老逢佳景惟惆悵,兩地各傷何限神?!?宋 柳永 《法曲獻(xiàn)仙音》詞:“遇佳景,臨風(fēng)對月,事須時(shí)恁相憶?!?/p>
荒涼
荒涼 (huāngliáng) 荒蕪冷落。形容曠野無人的景況 bleak and desolate;barren;wild 一個荒涼的村莊張道洽名句,梅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