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為名教用
出自南北朝謝靈運《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》:
玉璽戒誠信。
黃屋示崇高。
事為名教用。
道以神理超。
昔聞汾水游。
今見塵外鑣。
鳴笳發(fā)春渚。
稅鑾登山椒。
張組眺倒景。
列筵矚歸潮。
遠巖映蘭薄。
白日麗江皐。
原隰荑綠柳。
墟囿散紅桃。
皇心美陽澤。
萬象咸光昭。
顧己枉維縶。
撫志慚場苗。
工拙各所宜。
終所反林巢。
曾是縈舊想。
覽物奏長謠。
注釋參考
事為
(1).指工藝技術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八政:飲食、衣服、事為、異別、度、量、數(shù)、制?!?鄭玄 注:“事為、謂百工技藝也?!?唐 韓愈 《送浮屠文暢師序》:“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,文物事為之盛,其心有慕焉?!?/p>
(2).作為,行為。 明 方孝孺 《戇窩記》:“君居其名,師其道,言論事為必有卓乎越於世者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·婦女之苦總論》:“其他狀貌、文采、技藝、事為,皆人各有好,萬不可強同?!?/p>
名教
以“三綱”、“五常”為主要內(nèi)容的封建禮教。西漢武帝時,把符合封建統(tǒng)治利益的政治觀念、道德規(guī)范確立和制定為名分、名目、名節(jié)等,以進行教化,習稱“以名為教”。后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抨擊。謝靈運名句,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