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適《寄李季章參政》:
袞袞入蜀者,借公兄弟名。
每求歸載滿,預(yù)屏去橐傾。
鷃飛雖地控,龍臥常天升。
借哉坐時(shí)運(yùn),久郁時(shí)士情。
文章何崛奇,冬雷夏增冰。
德業(yè)又宏濟(jì),雉登應(yīng)牛鳴。
已著鼎飪利,不共水火爭(zhēng)。
我窮未得死,破釜斗粟營(yíng)。
誤蒙兼金重,自視一羽輕。
唯當(dāng)刮老眼,云雨看施行。
注釋參考
得死
(1).謂得人效死相助。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已許 孔鄉(xiāng)侯 有指。匹夫相要,尚相得死,何況至尊! 博 唯有死耳!”《資治通鑒·漢哀帝建平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得死,謂得其死力。一曰:得其相為死也?!?/p>
(2).謂得善終。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﹝客問(wèn) 浮休子 曰:﹞‘ 鄭愔 為選部侍郎何如?’答曰:‘ 愔 猖獗小子,狡猾庸人也……既無(wú)雅量,終是凡材,以此求榮,得死為幸?!蠊\反伏誅?!?/p>
破釜
(1).破鍋。 宋 蘇軾 《黠鼠賦》:“人能碎千金之璧,不能無(wú)失聲於破釜;能搏猛虎,不能無(wú)變色於蜂蠆。” 清 魯一同 《小車轔轔》詩(shī):“竹頭木屑載零星,嘔呀啁哳行不停,破釜墮地灰痕青?!?葉圣陶 《窮愁》:“繼之即煮粥。伏室隅破釜側(cè),火纔舉,煙彌一室,縷縷折入母鼻。”
(2).見“ 破釜沉舟 ”。
斗粟
(1).一斗之粟。指少量的糧食。 唐 韓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贈(zèng)翰林三學(xué)士》詩(shī):“持男易斗粟,掉臂莫肯酬。”《宋史·食貨志上二》:“尺縑斗粟,未聞?dòng)兴鲆妗!?明 張居正 《答廣中督撫書》:“不用斗粟片甲,而使積年逋寇,皆束手歸降?!?/p>
(2).據(jù)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載, 漢文帝 劉恒 之弟 淮南厲王 劉長(zhǎng) 謀反失敗,被押解去 蜀郡 嚴(yán)道縣 ,在路上絕食而死,民間編了首歌謠:“一尺布,尚可縫;一斗粟,尚可舂;兄弟二人不能相容。”后以“斗粟”譏兄弟不和或不相容?!稌x書·王沉等傳論》:“‘斗粟’興謡,‘踰里’成詠?!薄缎绿茣蔷鳌罚骸氨菹录次凰哪辏蛔优徽D,一子以罪謫去,惟 相王 朝夕左右?!匪凇?,《蒼蠅》之詩(shī),不可不察。” 元 戴表元 《喜友堂賦》:“ 周公 管 蔡 ,不免相兵。兄弟之間,圣賢所難。下至 漢文 , 淮南 斗粟。 魏 邸急語(yǔ), 唐 宮飛鏃。貴極萬(wàn)乘,富兼九州。豈曰無(wú)家,兄弟為讐。”參見“ 尺布斗粟 ”。
葉適名句,寄李季章參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殿廬護(hù)嚴(yán)外蕃宣,崔侯文武能兼全作者:陳造作品:送羊侯因簡(jiǎn)崔帥
- 會(huì)當(dāng)一二年,功效見生聚作者:王之望作品:贈(zèng)襄陽(yáng)帥吳彥猷
- 綸音一頒,四海竦聆作者:岳珂作品:呂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贊
- 群靈皆受命,誰(shuí)能保守,玉府元陽(yáng)作者:侯善淵作品:滿庭芳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九
- 神仙有分豈關(guān)情,八馬虛隨落日行。
- 暫游不得久婆娑,柰此龍江景物何
- 何妨到頭富貴,卻自戀家山作者:陳著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(壽陳菊坡樞密卓)
- 落日泊四望,諸峰森在前
- 惻心我以仁,碎首爾何罪作者:韓愈作品:斗雞聯(lián)句
- 決定參隨去作者:馬鈺作品: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(yáng)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