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了惠《偈頌七十一首》:
去年今日節(jié),海角天涯傳報捷。
今日去年朝,黃童白叟盡歌謠。
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。
漁者自漁,樵者自樵。
草木昆蟲王化裹,萬拜誰道不逢堯。
注釋參考
破塊
(1).謂暴雨毀壞農(nóng)田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,旬而一雨,雨必以夜,無丘陵高下皆熟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幕兀骸罢媸俏迦找伙L,十日一雨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夜?jié)駮兦?,信是太平有象?!?/p>
(2).謂雨水沾溉農(nóng)田。
(3).敲碎土塊。指鋤土。 唐 杜甫 《種萵苣》詩:“破塊數(shù)席間,荷鋤功易止。兩旬不甲坼,空惜埋泥滓?!?宋 楊萬里 《夢種菜》詩:“背秋新理小園荒,過雨畦丁破塊忙。”
風不鳴條
和風輕拂,樹枝不發(fā)出聲響。古人認為是賢者在位,天下大治時出現(xiàn)的一種自然景象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 周公 載紀而天下太平,國無夭傷,歲無荒年。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是應(yīng)》:“儒者論太平瑞應(yīng),皆言氣物卓異……關(guān)梁不閉,道無虜掠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?!焙笠蛞浴帮L不鳴條”比喻社會安定,世事太平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 文王 以 太公 為 灌壇 令,朞年,風不鳴條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天道茫茫,豈常人所能測哉!休嘉之世,風不鳴條,吾不禁拭目望之?!?/p>成語解釋和風輕拂,樹枝不發(fā)出聲響。比喻社會安定。風不鳴條出處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,國無夭傷,歲無荒年。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。”漢·王充《論衡·是應(yīng)》:“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。”使用例句卻道數(shù)十年,真是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夜?jié)駮兦?,信是太平有象?p>釋了惠名句,偈頌七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