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程珌《秘閣儒榮堂》:
天狼騰騰照單于,怒麛抗岳于上都。
松漠城高沙萬里,其下穹廬育此胡。
皇仁配天覆中宇,西垂北際香無區(qū)。
七十年來軍事絕,謀臣猛將皆丘墟。
兜鑾摧剝土氣蝕,塞馬不鳴秋草枯。
祈連山下安穩(wěn)臥,歲將金帛自膏腴。
文儒申申武士墮,先生奮臂一長吁。
當(dāng)時顛未誰能記,家有中原孤臣書。
吮血為墨膚為紙,驚風(fēng)吹到玉蜚除。
誠通精寤動乙覽,天經(jīng)地緯開廟謨。
手援神予截河漢,中天真人正握符。
蛇龍?bào)せ㈦s萬騎,庸蜀荊楚從吳軍。
皇旅如雷鐵嶂碎,汴水沄沄汴風(fēng)噓。
尺檄夜傅三秦定,侵田歸魯在須臾。
向來孽霧漲北極,羲和一旦晴光舒。
頓弦提網(wǎng)無虧闋,澶漫萬里宣皇圖。
怖威報(bào)德永無畔,施令酬功偏裨俱。
上下兩間皆葉序,天錫皇壽天齊驅(qū)。
炎精亦曜暢大鈞,天祐皇業(yè)卑唐虞。
金石并奏告清廟,圓壇紫氣靄堪輿。
丹門宣赦傅天下,百萬頌聲流康衢。
此時此書方策勛,先生尤國榮有馀。
注釋參考
蛇龍
亦作“虵龍”。1.蛇與龍。傳說為造成洪水者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?禹 掘地而注之海,驅(qū)蛇龍而放之 菹 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吉驗(yàn)》:“洪水滔天,虵龍為害, 堯 使 禹 治水,驅(qū)虵龍,水治東流,虵龍潛處?!?/p>
(2).比喻盤繞屈曲的樹枝。 宋 王令 《八檜圖》詩:“雷疲風(fēng)休云雨去,蛇龍鬭死猶鉤纏?!?/p>
螭虎
(1).龍與虎。比喻勇猛的將士。 漢 班固 《封燕然山銘》:“鷹揚(yáng)之校,螭虎之士,爰該六師?!?唐 杜甫 《壯游》詩:“翠華擁 吳岳 ,螭虎噉豺狼。” 宋 沉與求 《送杜季習(xí)游恒山》詩:“勇往都忘去路難,胸吞螭虎氣桓桓?!?/p>
(2).傳說中的龍子之一。亦指器物上的龍形。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九引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逸篇:“螭虎形似龍,性好文采,故立于碑文上?!?清 顧張思 《土風(fēng)錄》卷五:“衣飾器皿繪畫龍像,呼曰螭虎。按 蔡邕 《獨(dú)斷》:天子璽以玉,螭虎紐。 衛(wèi)宏 《漢舊儀》云: 秦 以前用金玉朱印,龍虎紐?!墩滞ā吩疲夯螨埢蚧榧~,非謂螭虎一物也。今俗連螭讀誤,合為一物云云。則以龍?jiān)惑せⅲ?明 已然。”參閱 明 陸容 《菽園雜記》卷二。
庸蜀
泛指 四川 。 庸 、 蜀 皆古國名。 庸 在 川 東 夔州 一帶, 蜀 在 成都 一帶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后主傳》:“乘間阻遠(yuǎn),保據(jù) 庸 蜀 ?!?唐 杜甫 《揚(yáng)旗》詩:“此堂不易升, 庸 蜀 日已寧?!?宋 王禹偁 《寄獻(xiàn)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》詩:“ 庸 蜀 既即敘,出命 玉津宰 。”
荊楚
(1). 荊 為 楚 之舊號,略當(dāng)古 荊州 地區(qū),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帶。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:“撻彼 殷武 ,奮伐 荊楚 。”《楚辭·大招》:“自恣 荊楚 ,安以定只。” 唐 杜甫 《江上》詩:“江上日多雨,蕭蕭 荊楚 秋?!?宋 周邦彥 《齊天樂·端午》詞:“角黍包金,香蒲泛玉,風(fēng)物依然 荊楚 ?!?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序》:“ 荊楚 以南,有積感之民焉。”
(2).木名。古時用為刑杖。 明 余繼登 《典故紀(jì)聞》卷一:“ 太祖 指道旁荊楚謂世子曰:‘古者用此為撲刑,蓋以其能去風(fēng),雖傷不至過甚?!?/p>
程珌名句,秘閣儒榮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超神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