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半語恩情,三番兩次丁寧,萬劫千生誓盟
出自元代張可久《【越調(diào)】天凈沙_馬謙齋園亭》:
馬謙齋園亭。
。
簪纓席上團(tuán)欒,杖藜松下盤桓,噴玉西風(fēng)脆管。
雪芳亭畔,秋香一樹金丸。
。
。
雪中酬王一山。
。
瑤園樹老瓊枝,玉奴酒捧金卮,十二闌干倚徙。
探梅人至,灞橋詩等多時。
。
。
春情。
。
一言半語恩情,三番兩次丁寧,萬劫千生誓盟。
柳衰花病,春風(fēng)何處鶯鶯?。
。
明月樓上有贈。
。
意中千里嬋娟,樓頭幾度團(tuán)圓?燈下些兒空便。
柳驚花顫,何時長在樽前?。
。
由德清道院來杭。
。
丹爐好養(yǎng)朱砂,洞門長掩青霞,又上西湖去馬。
放心不下,姚源亭梅花。
。
。
寒夜書事。
。
月移影落冰池,煙消香護(hù)簾衣,枕上佳人未知,雪篝重被,小梅招得春歸。
。
。
桃源洞。
。
蒼云朵朵奇峰,翠蓬隱隱仙宮,醉眼簾花兒重?小桃溪洞,劉郎不信秋風(fēng)。
。
。
春晚。
。
翠簾不卷鉤閑,華堂長見門關(guān),血指頻將淚彈。
玉人愁慣,杏花樓上春殘。
。
。
秋感。
。
翠萍波底游魚,碧梧井上啼烏,獨(dú)立西風(fēng)院宇。
相思何處?芭蕉一卷愁書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一言半語
一句半句話。指極少的語言。 宋 楊萬里 《送劉德修將漕潼州》詩之二:“一言半語到金石,四海九州成弟兄?!?元 張可久 《天凈沙·春情》曲:“一言半語恩情,三番兩次丁寧?!薄都t樓夢》第六九回:“ 鳳姐兒 ……且往 大觀園 中來,繞過羣山,至北界墻根下,往外聽了一言半語,回來又回 賈母 説,如此這般?!?趙樹理 《三里灣》二九:“弄得他既不得不打聽,又不便去打聽,只好關(guān)住大門聽門外傳來一言半語的沒頭沒尾評論?!币嘧鳌?一言半辭 ”、“ 一言半句 ”。《史記·信陵君列傳》:“吾所以待 侯生 者備矣,天下莫不聞。今吾且死而 侯生 曾無一言半辭送我,我豈有所失哉!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一:“近來學(xué)者有一種則捨去冊子,卻欲於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?!?清 王世奎 《柳南隨筆》卷三:“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, 湯若士 《還魂記》,詞曲之工者也,而作詩者入一言半句于篇中,即為不雅,猶時文之不可入古文也?!?/p>成語解釋指很少的一兩句話。一言半語出處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?!笔褂美錇橐谎园胝Z,受千辛萬苦。
恩情
恩情 (ēnqíng) 施惠人給受惠人的好處,恩惠情誼 favor三番兩次
屢次,多次。 元 張可久 《天凈沙·春情》曲:“一言半語恩情,三番兩次丁寧?!薄都t樓夢》第九四回:“三番兩次的病,可不是為著這個是甚么?”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:“以前 赤塔 市面好得多呢,三番兩次的打仗,鬧得不成樣子。”
成語解釋指屢次,多次。三番兩次出處元·張可久《天凈沙·春情》曲:“一言半語恩情,三番兩次丁寧?!笔褂美湟郧俺嗨忻婧玫枚嗄?,丁寧
丁寧 (dīngníng) 叮嚀,反復(fù)地囑咐 give careful instructions repeatedly萬劫
(1).亦作“ 萬刼 ”。佛經(jīng)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,萬劫猶萬世,形容時間極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內(nèi)典序》:“俱處三界,獨(dú)與神游,包括四天,卷舒萬劫。” 宋 蘇軾 《書孫元忠所書<華嚴(yán)經(jīng)>后》:“故佛説此等,真可畏怖,一念差失,萬劫墮壞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吸一滴之甘泉,津含萬刼;吞盈掬之玉粒,腹果千春?!?許地山 《空山靈雨·<心有事>詩》:“你這樣做,雖經(jīng)萬劫也不能遂愿?!?/p>
(2).種種災(zāi)難;許多災(zāi)難。 元 祖銘 《宴坐峰》詩:“道人此宴坐,一念萬劫融。” 明 李開先 《十一煞·贈康對山》套曲:“千盤萬折連云棧,萬劫千灰枉死城,糊突夢誰能醒?!?清 方文 《舟中有感》詩:“萬劫不燒唯富貴,五倫最假是君臣?!?/p>
千生
猶言生生世世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健馱邏國》卷二:“惠施不倦,喪身若遺,於此國土,千生為王,即斯勝地,千生捨眼。”
誓盟
立誓訂盟。《史記·司馬穰苴列傳》:“﹝ 司馬穰苴 ﹞未至國,釋兵旅,解約束,誓盟而后入邑?!?元 白樸 《東墻記》第二折:“滿斗焚香説誓盟,愿足平生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二回:“思量你好辜恩,便忘了誓盟?!?/p>
張可久名句,【越調(diào)】天凈沙_馬謙齋園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