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毅夫名鉞,自梓漕得罪,罷官東川,歸鄱陽,過東坡于齊安
出自宋代蘇軾《滿江紅·憂喜相尋》:
董毅夫名鉞,自梓漕得罪,罷官東川,歸鄱陽,過東坡于齊安。
怪其豐暇自得,余問之。
曰:“吾再娶柳氏,三日而去官。
吾固不戚戚,而優(yōu)柳氏不能忘懷于進(jìn)退也。
已而欣然,同憂共若處富貴,吾是以益安焉。
”命其侍兒歌其所作《滿江紅》。
嗟嘆之不足,乃次其韻。
憂喜相尋,風(fēng)雨過、一江春綠。
巫峽夢、至今空有,亂山屏簇。
何似伯鸞攜德耀,簞瓢未足清歡足。
漸粲然、光彩照階庭,生蘭玉。
。
幽夢里,傳心曲。
腸斷處,憑他續(xù)。
文君婿知否,笑君卑辱。
君不見周南歌漢廣,天教夫子休喬木。
便相將、左手抱琴書,云間宿。
。
注釋參考
得罪
得罪 (dézui) 使人不快或懷恨;冒犯;獲罪 offend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適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?!睹魇贰ずH饌鳌?又得罪舅姑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罷官
罷官 (bàguān) 免除官職 dismiss from office 海瑞罷官鄱陽
(1).地名。 春秋 楚 番 邑, 秦 置 番縣 , 漢 改 鄱陽縣 。今改 波陽縣 ,在 江西省 東北部。《史記·楚世家》“ 吳 復(fù)伐 楚 ,取 番 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唐 李泰 《括地志》:“ 饒州 鄱陽縣 , 春秋 時為 楚 東境, 秦 為 番縣 ,屬 九江郡 。 漢 為 鄱陽縣 也。”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 鄱陽 暴謔,中酒而作?!?劉逵 注:“ 鄱陽 人俗性暴急?!?明 李夢陽 《豆莝行》:“ 鄱陽 十日路斷截, 廬山 百姓啼寒餓?!?/p>
(2).指 鄱陽湖 。 明 徐禎卿 《彭蠡》詩:“茫茫 彭 蠡 口,隱隱 鄱陽 岑?!?/p>
東坡
(1).東邊坡地。 唐 蘇颋 《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愿不果率然成章》詩:“寂寞東坡叟,傳呼北里人?!?唐 白居易 《東坡種花》詩之二:“東坡春向暮,樹木今何如?”
(2).地名。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。 宋 蘇軾 《東坡》詩:“雨洗 東坡 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?!?/p>
(3).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,因以“東坡”為其別稱。 宋 施彥執(zhí) 《北窗炙輠》卷上:“昨 強(qiáng)幼安 來説話,引援甚富。某謂之曰:‘若此者, 六一 語;若此者, 溫公 語;若此者, 東坡 語;若此者, 山谷 語; 強(qiáng)幼安 語卻在甚處?’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 東坡 為詩,無非譏切時政,借曰意在愛君,亦從諷諫可也。” 清 吳汝綸 《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》:“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,而 海峰 近 東坡 。”參見“ 東坡居士 ”。
蘇軾名句,滿江紅·憂喜相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