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(jué)《偈頌二百零五首》:
一句超然,良馬影鞭。
道出語(yǔ)默,理合方圓。
運(yùn)斤之妙,賓主可憐。
斲輪之伎,父子不傳。
莫將爻象兮相求龜殼,才落是非兮底事驢年。
注釋參考
爻象
(1).《周易》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。《易·繫辭下》:“爻象動(dòng)乎內(nèi),吉兇見(jiàn)乎外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爻者,效此物之變動(dòng)也;象也者……言象此物之形狀也。”
(2).《周易》中的爻辭和象辭。泛指《易傳》。 三國(guó) 魏 劉劭 《<人物志>序》:“是以圣人著爻象,則立君子小人之辭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遁》:“是以高尚其志,不仕王侯,存夫爻象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》:“竊聞高尚其事,義光爻象;賢者避世,聲煥典墳?!?/p>
(3).《易·繫辭下》云,“爻象動(dòng)乎內(nèi),吉兇見(jiàn)乎外”,后因以“爻象”指吉兇。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抒哀賦》:“掩涕而正襟兮,重搜爻象於窈冥?!?/p>
(4).形跡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 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,看出爻象?!?/p>
相求
互相尋求?!兑住で罚骸巴曄鄳?yīng),同氣相求?!?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之二:“離鳥(niǎo)夕宿,在彼中州;延頸鼓翼,悲鳴相求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擬古》詩(shī)之十二:“芳樹(shù)自妍芳,春禽自相求?!?/p>
龜殼
龜甲?!痘茨献印さ缿?yīng)訓(xùn)》:“ 盧敖 就而視之,方倦龜殼而食蛤梨?!?元 倪瓚 《林下遣興》詩(shī):“冠製不嫌龜殼小,衣裾新剪鶴翎長(zhǎng)?!?清 顧炎武 《過(guò)朝邑王處士建常》詩(shī):“誰(shuí)能三十載,龜殼但支牀?!?/p>
是非
是非 (shìfēi) 對(duì)與錯(cuò);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(wèn)題 口舌;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(píng)論;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(yǔ)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(yǔ),問(wèn)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(lái)已入詩(shī)詞中?!?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(shū)》詩(shī)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(dá)摩渡蘆圖》詩(shī)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驢年
指不可知的年月?!豆抛鹚拚Z(yǔ)錄》:“這癡漢汝與么攪驢年去,任經(jīng)塵沙刼,無(wú)有見(jiàn)期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す澎`神贊禪師》:“鉆他故紙?bào)H年去?!?/p>
釋正覺(jué)名句,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