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仰受三命,從容辭九重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鄭生嘗隱天臺(tái),徵起而仕。今復(fù)謝病,隱于此》:
鄭君得自然,虛白生心胸。
吸彼沆瀣精,凝為冰雪容。
大君貞元初,求賢致時(shí)雍。
蒲輪入翠微,迎下天臺(tái)峰。
赤城別松喬,黃閣交夔龍。
俯仰受三命,從容辭九重。
出籠鶴翩翩,歸林鳳喁喁。
在火辨良玉,經(jīng)霜識(shí)貞松。
新居寄楚山,山碧溪溶溶。
丹灶燒煙煴,黃精花豐茸。
蕙帳夜瑟淡,桂樽春酒濃。
時(shí)人不到處,苔石無塵蹤。
我今何為者,趨世身龍鐘。
不向林壑訪,無由朝市逢。
終當(dāng)解塵纓,卜筑來相從。
注釋參考
俯仰
俯仰 (fǔyǎng) 低頭和抬頭,泛指隨便應(yīng)付 a simple move or action;as bending or lifting the head 左右周旋,進(jìn)退俯仰。——《左傳·定公十五年》 俯仰由人 比喻很短的時(shí)間 a moment 俯仰之間,已成陳跡?!豸酥短m亭集序》三命
(1). 周 代分官爵為九等,稱九命。三命為公侯伯之卿。命,爵命。見《周禮·春官·典命》、《禮記·王制》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凹?平子 伐 莒 ,克之,更受三命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十年, 平子 伐 莒 ,以功加三命?!薄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叭迦穗m七十不敢先?!?王先謙 集解:“三命,卿也。”
(2).稱任州府官的辟命?!逗鬂h書·李陳龐陳等傳論》:“ 任棠 姜岐 ,世著其清,結(jié)甕牖而辭三命?!?李賢 注:“謂 任 姜 辭太守之辟也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序》:“初辭州府三命,后為 彭澤 令,道不偶物,棄官?gòu)暮??!?/p>
(3).術(shù)數(shù)家以受命、遭命、隨命為“三命”。《禮記·祭法》“曰司命” 漢 鄭玄 注:“司命主督察三命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案《援神契》云:‘命有三科,有受命以保慶,有遭命以謫暴,有隨命以督行?!苊^年壽也,遭命謂行善而遇兇也,隨命謂隨其善惡而報(bào)之?!?南朝 宋 鮑照 《在江陵嘆年傷老》詩(shī):“五難未易移,三命戒淵抱?!?唐 宋 以后,星命術(shù)士以人生辰之年、月、日所屬干支推算命數(shù),亦稱“ 三命 ”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陳靖附婢子語(yǔ)》:“為吏部員外郎,曉三命,自言官高壽長(zhǎng)?!?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志補(bǔ)·汴岸術(shù)士》:“適術(shù)士過前,共坐旅舍,詢其技,曰:‘能論三命。’乃書年月日時(shí)示之。”
(4).三種壽命。指上壽、中壽、下壽?!段倪x·孫楚<征西官屬送于陟陽(yáng)侯作>詩(shī)》:“三命皆有極,咄嗟安可保?!?李善 注引《養(yǎng)生經(jīng)》:“ 黃帝 曰上壽百二十,中壽百年,下壽八十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言三命皆有終極,嗟我此身,安可長(zhǎng)保。”
多次教誡。 晉 皇甫謐 《女怨詩(shī)》:“施衿結(jié)帨,三命丁寧?!?/p>
從容
從容 (cóngróng) 悠閑舒緩 calm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?!冻蹩膛陌阁@奇》 從容應(yīng)付 充裕;寬裕 plentiful 時(shí)間從容 休息 rest 神僧且從容一日?!段饔斡洝?h3>九重(1).九層;九道?!冻o·天問》:“圜則九重,孰營(yíng)度之?”《韓詩(shī)外傳》卷八:“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,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(tái)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愿欲披心自説陳,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 河 無津。”
(2).泛指多層。 元 無名氏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九重圍里往來,直似攛梭;萬隊(duì)營(yíng)中上下,渾如走馬。”
(3).指天門;天?!稑犯?shī)集·郊廟歌辭一·漢郊祀歌一》:“九重開,靈之?dāng)?,垂惠恩,鴻祜休?!?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(tái)歌送丹丘子》:“我皇手把天地戶, 丹丘 談天與天語(yǔ)。九重出入生光輝,東來 蓬萊 復(fù)西歸?!本﹦ 顿F妃醉酒》:“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,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?!?/p>
(4).指宮門。 漢 趙壹 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雖欲竭誠(chéng)而盡忠,路絶險(xiǎn)而靡緣。九重既不可啟,又羣吠之狺狺?!?/p>
(5).指宮禁,朝廷。 唐 盧綸 《秋夜即事》詩(shī):“九重深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?!?/p>
(6).指帝王。 唐 李邕 《賀章仇兼瓊克捷表》:“遵奉九重,決勝千里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作賦》:“明朝入禁中,奏聞九重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人觚》:“先是, 寶 ( 法寶 )出奔時(shí),九重大怒,命大索天下。”
(7).指皇位。《敦煌曲子詞·酒泉子》:“隊(duì)隊(duì)雄軍驚御輦,驀街穿巷犯皇宮,祇擬奪九重?!?/p>
白居易名句,鄭生嘗隱天臺(tái),徵起而仕。今復(fù)謝病,隱于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