瀛洲醉揮碧霞杯,集云峰前偶此來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和鐘道士若谷投贈韻》:
流年袞袞擁頭浪,蕭騷白發(fā)三千丈。
人生勞祿底須多,何嗟及矣負(fù)米養(yǎng)。
滄溟不禁尾水匯,養(yǎng)素略窺道家說。
庶幾真一復(fù)保全,可以眾言強(qiáng)分裂。
瀛洲醉揮碧霞杯,集云峰前偶此來。
吏筘鳧散鈴索靜,怪有飛佩鏘瓊瑰。
紫霄洞經(jīng)曾熟讀,歸來煙霞光繞冠服。
嵯峨千仞獅子峰,寒棲旋營數(shù)間屋。
飚游為我晷刻停,汲泉引滿如海鯨。
要學(xué)旌陽累功行,不妨天詔遲飛升。
岷峨念歸可輕工發(fā),枉辦青鞋并布襪。
禁闥侯藩信所遭,幾曾爺空虛咄咄。
爐薰浪擬叩玄微,何如趙州東院西。
了知此理只麼是,亡羊何必惑多蹊。
自心有疑須自斷,角用周遮添一重案。
煉師煉為我印證之,六合同風(fēng)兮九州共貫。
注釋參考
瀛洲
亦作“ 瀛州 ”。1.傳說中的仙山?!读凶印珕枴罚骸?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里……其中有五山焉,一曰 岱輿 ,二曰 員嶠 ,三曰 方壺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萊 ……所居之人,皆仙圣之種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,僊人居之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??驼?瀛洲 ,煙濤微茫信難求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(xué)》:“ 瀛洲 同泛濟(jì)川船,伊吾共仗屠龍劍?!?/p>
(2).借指 日本 。 章炳麟 《獄中贈鄒容》詩:“ 鄒容 吾小弟,被髮下 瀛洲 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<題三義塔>詩》:“偶值大心離火宅,終遺高塔念 瀛洲 。”
(3). 唐太宗 為網(wǎng)羅人才,設(shè)置文學(xué)館,任命 杜如晦 、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(xué)士,輪流宿于館中,暇日,訪以政事,討論典籍。又命 閻立本 畫像, 褚亮 作贊,題名字爵里,號“十八學(xué)士”。時人慕之,謂“登瀛洲”。事見《新唐書·褚亮傳》。后來的詩文中常用“登瀛洲”、“瀛洲”比喻士人獲得殊榮,如入仙境。 宋 王禹偁 《病起歸思》詩之二:“四十為郎非不偶,況曾提筆直 瀛州 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廷對及第》:“朝登 瀛洲 ,暮賜蓮炬?!?清 陳夢雷 《楊椒山先生祠》詩:“釁開馬市英魂恨,廟煥 瀛洲 俎豆香?!眳⒁姟?登瀛洲 ”。
碧霞
碧霞 (bìxiá) 高山深處 the depths of a mountain 高空 the sky 茶 tea云峰
亦作“ 云峯 ”。1.高聳入云的山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酬從弟惠連》詩:“寢瘵謝人徒,滅跡入云峰?!?宋 毛滂 《河滿子·夏曲》詞:“急雨初收珠點,云峰巉絶天半?!?清 厲鶚 《游菁山常照寺》詩:“閲世如浮囊,誓愿棲云峯?!?/p>
(2).狀如山峰的云。 唐太宗 《餞中書侍郎來濟(jì)》詩:“云峰衣結(jié)千重葉,雪岫花開幾樹妝?!?唐 杜甫 《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》詩:“東岳云峰起,溶溶滿太虛?!?郭沫若 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 渤海 北岸,海水平靜,直與天接,天上云峰怒涌。”
(3).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黃縣 。 北魏 鄭道昭 《與道俗□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云峰山論經(jīng)書》詩:“槃桓竟何為, 云峯 聊可息?!?/p>
程公許名句,和鐘道士若谷投贈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