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知鬼見拍手笑,曾不一瞬云埋阡
出自宋代方岳《山中甃墳外弟程魁有詩次韻》:
咄哉人世如飛煙,強(qiáng)欲和計垂千年。
寧知鬼見拍手笑,曾不一瞬云埋阡。
我於浮休等無二,詩卷留與荒山巔。
平生夢想所不到,六國相印二頃田。
古今一死百事足,安用老刻青瑤堅。
海棠作堵錦步帳,柳花糝徑拳毛氈。
見成林壑伴茅堂,名付身后杯生前。
山中物物各生意,春到豈論茅與荃。
人情變熊千成狀,所不負(fù)予惟老天。
白虹貫巖出奇怪,一鍤不費(fèi)青烏遷。
是事且蒖勿復(fù)道,老子久矣宜蚩妍。
注釋參考
拍手
[clap one's hands] 雙手相拍或鼓掌
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
詳細(xì)解釋兩手相拍。多用以表示歡迎、感謝或贊成等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二四引 漢 楊孚 《異物志》:“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,毛皆有班文采。捕得畜之,拍手則舞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十五:“拍手摧花舞,搘頤聽鳥歌?!?宋 蘇軾 《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》詩:“兒童拍手笑何事,笑人空腹談經(jīng)義。” 元 陸蕙奴 《舟中漫成》詩:“彈后月明人拍手,不知元是斷腸聲?!?巴金 《死去的太陽》:“穿著短衫的工人們在學(xué)校里出現(xiàn)的時候,人行道上的學(xué)生便一齊拍手高呼‘工人萬歲!’”
不一
不一 (bùyī) 不一致,不相同 differ 意見不一 有差異,質(zhì)量不同 vary 質(zhì)量不一 舊時書信末尾用語,表示不一一詳說 phrase used at the end of letters,indicating that many things have been left unsaid方岳名句,山中甃墳外弟程魁有詩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查理牛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