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家鉉翁《為景山題》:
先天而生者道之初,后天而存者道之壽。
人能知道為可貴,期能與道同其久。
粵從羲黃迄孔孟,大原千古垂不朽。
書以道事萬化源,易以明理群經(jīng)首。
詩三百所蔽思無邪,禮三千主敬內(nèi)自守。
我性其性天其天,念茲在茲謹所授。
紛華過眼空中云,綺麗墮前苗之莠。
德人澄心制萬變,仁壽天爵我固有。
福惟自求命自作,欲凈理明鑒無垢。
勿貳以二參以三,環(huán)堵中間維道囿。
存之又存悟本元,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。
惟茲皇覽揆度辰,臨陽浸長泰道亨。
為君大書湯盤九字銘,愿君進德日新又新與歲而俱新。
注釋參考
羲黃
伏羲 與 黃帝 的并稱。 唐 柳宗元 《獻弘農(nóng)公五十韻》:“茂功期 舜 禹 ,高韻狀 羲 黃 ?!?宋 范仲淹 《依韻答提刑張?zhí)祰L新醞》:“長戴 堯 舜 主,盡作 羲 黃 民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 羲 黃 之世,其事闊踈,傳之者鮮矣。”
孔孟
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稱。 晉 張協(xié) 《洛禊賦》:“於是搢紳先生,嘯儔命友,攜朋接黨,冠童八九,主希 孔 孟 ,賓慕 顏 柳 。臨涯詠唫,濯足揮手?!?宋 王安石 《哭梅圣俞》詩:“棲棲 孔 孟 葬 魯 鄒 ,后始卓犖稱 軻 丘 ?!?元 郝經(jīng) 《原古上元學士》詩:“麟死九鼎淪,萬世無 孔 孟 。文字糠粃餘,扶藉不絶圣?!?清 朱軾 《<張子全書>序》:“以《易》為宗,以《中庸》為體,以 孔 孟 為法?!?/p>
大原
根源,根本。《漢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暗乐笤鲮短?,天不變道亦不變?!?清 管同 《與友人論文書》:“僕聞文之大原出於天,得其備者,渾然如太和之元氣?!?梁啟超 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故養(yǎng)心者,治事之大原也?!?/p>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垂不朽
流傳下去,永不磨滅。 宋 曾慥 《類說·摭言·滕王閣序》:“ 王勃 著《滕王閣序》時年十四,都督 閻公 不之信,令人伺其下筆……至‘落霞孤鶩齊飛,秋水長天一色’, 公 矍然曰:‘此真天才,垂不朽矣?!?明 李贄 《復焦弱侯書》:“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?!?/p>
家鉉翁名句,為景山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