筠陽太守舊知聞,筆力清新思不群
出自宋代王洋《趙筠州惠書賀冬道予得宮觀訝久無書且勸滿泛》:
筠陽太守舊知聞,筆力清新思不群。
泰道自當隨紀歷,蹇涂何用慶書云。
杯中旨酒衰難盡,床上愁妻病未分。
故向琳宮同寂寞,一爐時火伴清芬。
注釋參考
守舊
守舊 (shǒujiù) 戲曲演出時掛在舞臺上用來隔開前后的幕,幕上繡著跟劇情無關的圖案 curtain 因襲舊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求改進 be conservative;adhere to old ways past practices 因循守舊知聞
(1).知悉;知道。 三國 魏 鍾會 《檄蜀文》:“各具宣布,咸使知聞。” 唐 姚合 《送宋慎言》詩:“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?!?/p>
(2).通知,告知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王遽謂曰:‘親家翁職守北土,信問不絶。卿但具書狀知聞,未用便來?!?/p>
(3).消息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思神仙兮不可得,覓 十娘 兮斷知聞。”
(4).交結(jié);交往。 唐 杜牧 《宣州留贈》詩:“為報眼波須穩(wěn)當, 五陵 游蕩莫知聞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﹝ tang{1|1}子西 ﹞后以黨禍謫 羅浮 ,作詩云:‘説與門前白鷺羣,也須從此斷知聞,諸公有意除鉤黨,甲乙推求恐到君。’”《剪燈新話·愛卿傳》:“妾即 羅氏 也。感君想念,雖在幽冥,實所惻愴,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。”
(5).朋友。 唐 白居易 《黃石巖下作》詩:“教他遠親故,何處覓知聞?!?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:“湖海飄然避世紛,汀鷗沙鷺舊知聞?!?/p>
筆力
筆力 (bǐlì) 寫字、畫畫、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;文章的氣勢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筆力雄健清新
清新 (qīngxīn) 清爽新鮮 pure and fresh 一股清新的空氣 清美新穎 delicate and pretty 氣調(diào)清新不群
(1).不平凡,高出于同輩。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“行不羣以顛越兮,又眾兆之所咍也。” 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之三:“功成不受賞,高節(jié)卓不羣?!?唐 杜甫 《春日憶李白》詩:“ 白 也詩無敵,飄然思不羣?!薄痘ㄔ潞邸返谄呋兀骸安幌胍策€有這瀟灑不羣的人,轉(zhuǎn)教我自恨,見聞不廣,輕量天下士了?!?/p>
(2).不合群?!冻o·離騷》:“鷙鳥之不羣兮,自前世而固然?!薄逗鬂h書·崔骃傳》:“獨師友道德,合符曩真,抱景特立,與士不羣?!薄赌鲜贰R蕭子云傳》:“ 子云 性沉靜,不樂仕進,風神閑曠,任性不羣?!?/p>
王洋名句,趙筠州惠書賀冬道予得宮觀訝久無書且勸滿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