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心月《布袋贊》:
放布袋而立,攜布袋而去。
他日下生來,別道一轉語。
補處之尊,弄真像假。
拋卻內宮,來使奉化。
回觀時髑髏眼睛瀝未盡,緊靠處布袋骨董放不下。
放得下,未必遭人強描畫。
注釋參考
布袋
(1).布制的袋子。《隋書·食貨志》:“有司嘗進乾薑,以布袋貯之?!?/p>
(2).指招贅的女婿?;蛞詾椤把a代”的音訛。 宋 朱翌 《猗覺寮雜記》卷上:“世號贅壻為布袋,多不曉其義。如入布袋,氣不得出。頃附舟入 浙 ,有一同舟者號 李布袋 。篙人問其徒云:‘如何入舍壻謂之布袋?’眾無語。忽一人曰:‘語訛也,謂之補代。人家有女無子,恐世代自此絶,不肯嫁出,招壻以補其世代爾?!搜越~有理。”一說作“布代”。參見“ 布代 ”。
而立
而立 (érlì) 指年至三十,學有成就。后來用“而立”指人三十歲 thirty years of age 三十而立。——《論語·為政》 而立之年釋心月名句,布袋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