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須求五鼎,陶只愛吾廬
出自唐代杜牧《春末題池州弄水亭》:
使君四十四,兩佩左銅魚。
為吏非循吏,論書讀底書?晚花紅艷靜,高樹綠陰初。
亭宇清無比,溪山畫不如。
嘉賓能嘯詠,宮妓巧妝梳。
逐日愁皆碎,隨時醉有余。
偃須求五鼎,陶只愛吾廬。
趣向人皆異,賢豪莫笑渠。
注釋參考
須求
求取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省事》:“須求趨競,不顧羞慚?!?王利器 集解:“須求,《少儀外傳下》作‘干求’?!?/p>
五鼎
(1).古代行祭禮時,大夫用五個鼎,分別盛羊、豕、膚(切肉)、魚、臘五種供品。見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扒耙匀?,而后以五鼎與?”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欽賜異香》:“莫把年華空斷送,整五鼎三牲脩供。” 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辭親》:“前呼后擁,顯親揚名,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?!?/p>
(2).見“ 五鼎食 ”。
吾廬
我的屋舍。 晉 陶潛 《讀山海經(jīng)》詩之一:“眾鳥欣有託,吾亦愛吾廬?!?唐 白居易 《吾廬》詩:“吾廬不獨貯妻兒,自覺年來侵身衰。” 元 張可久 《人月圓·三衢道中有懷會稽》曲:“不如歸去, 香爐峰 下,吾愛吾廬。”
杜牧名句,春末題池州弄水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方塊墻消消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