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今只羨蒲{1|1}團(tuán)穩(wěn),坐看雙龍上石橋
出自宋代項(xiàng)安世《憶宗道舊游》:
十八年前勝共饒,兩青不借一枯焦。
狂挑藥澗尋瓊闕,醉踏經(jīng)臺問玉霄。
華頂云開千嶂露,赤城天近九霞飄。
只今只羨蒲{1|1}團(tuán)穩(wěn),坐看雙龍上石橋。
注釋參考
只今
如今;現(xiàn)在。 唐 李白 《蘇臺覽古》詩:“只今惟有 西江月 ,曾照 吳王 宮里人?!?宋 陳師道 《春懷示鄰里》詩:“屢失南鄰春事約,只今容有未開花?!?清 李國宋 《朝天宮感懷》詩:“自昔鼎成龍已去,只今松老鶴還飛?!?郭沫若 《雄師百萬挽狂瀾》詩:“只今雙喜大臨門,‘七一’佳期水庫成。”
坐看
(1).猶行看,旋見。形容時(shí)間短暫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二六:“坐看飛霜滿,凋此紅芳年。” 唐 杜甫 《鳳凰臺》詩:“坐看彩翮長,縱意八極周?!?/p>
(2).謂旁觀而無行動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(jié):“ 張清 對部下說:‘上將掌握兵權(quán),坐看我們危急而不救,一定已有異心?!?/p>
雙龍
(1).兩條龍。 北周 庾信 《賀傳位于皇太子表》:“自當(dāng)八風(fēng)通,慶云聚,五老同游,三星運(yùn)曜,豈直雙龍?jiān)儋n,九雉重飛而已哉?!?唐 李白 《玉真仙人詞》:“清晨鳴天鼓,飆歘騰雙龍?!?唐 李商隱 《九成宮》詩:“云隨 夏后 雙龍尾,風(fēng)逐 周王 八馬蹄?!?/p>
(2).稱譽(yù)同時(shí)著名的兩個(gè)人,多指兄弟。著名的有 東漢 許虔 、 許邵 , 南朝 梁 謝舉 、 謝覽 , 柳惔 、 柳悅 , 唐 烏承玼 、 烏承恩 等。《晉書·陸云傳》:“矯翮南辭,翻棲火樹;飛鱗北逝,卒委湯池。遂使穴碎雙龍,巢傾兩鳳?!卑?,此指 陸機(jī) 、 陸云 。
(3).相傳 晉 代 張華 見斗、牛二星之間常有紫氣,推知 豫章 豐城 有寶劍。 張華 派 雷煥 到 豐城 ,掘獄屋基,得寶劍二把。 張華 和 雷煥 各得其一。后 張華 被誅,其劍頓失。 雷煥 卒, 雷煥 之子持劍行經(jīng) 延平津 ,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。使人下水取劍,不見劍,但見兩龍各長數(shù)丈,蟠縈有文章。后以“雙龍”用為寶劍之典。 唐 杜牧 《懷鍾陵舊游》詩之二:“未掘雙龍牛斗氣,高懸一榻棟梁材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華星篇時(shí)視役河上寄郡中諸同舍》詩:“匣中夜半雙龍吼,乃知神物不自藏?!?清 孫枝蔚 《遇張容庵話舊》詩:“匣里雙龍?jiān)冢碎g猛虎愁。” 梁啟超 《俠情記傳奇·緯憂》:“昨夜雙龍匣劍鳴,負(fù)汝汝難忍。”參閱《晉書·張華傳》。
石橋
(1).石造的橋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濟(jì)水二》:“河?xùn)|岸有石橋,橋本當(dāng)河,河移,故廁岸也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凌石橋之莓苔,越 楢溪 之紆縈。” 周瘦鵑 《賞菊椰子林》:“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,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?!?/p>
(2).特指 浙江省 天臺山 的名勝 石梁 。梁連接二山,形似橋,故稱。 唐 宋之問 《靈隱寺》詩:“待入 天臺 路,看余度 石橋 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微上人歸省天臺》詩:“釋子懷慈母,吾儒未易輕。不尋琪樹去,肯向 石橋 行?!?宋 梅堯臣 《寄天臺梵才上人》詩:“常觀月從東方出,想照 石橋 旁畔人?!?/p>
項(xiàng)安世名句,憶宗道舊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