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讀李憕碑》:
自唐中微北方沸,胡馬長鳴飲清渭。
李公守節(jié)陷賊庭,身死骷髏行萬里。
百年事往誰復(fù)省,一丘榛莽無人祭。
荒碑半折就磨滅,后人空解傳其字。
殺身不畏真丈夫,自古時危知烈士。
俗書小技何足道,嗟我但欲揚其事。
寥寥獲麟數(shù)千載,末學(xué)褒貶多非是。
高文大筆誰復(fù)作,黜臣餓夫須有待。
紛紛后世競著述,紙墨徒為史官費。
卻嗟何獨此事然,搔首碑前空嘆慨。
注釋參考
寥寥
(1).空虛貌?!秴问洗呵铩ing{1-1}欲》:“俗主虧情,故每動為亡敗,耳不可贍,目不可厭,口不可滿,身盡府種,筋骨沉滯,血脈壅塞,九竅寥寥,曲失其宜。” 高誘 注:“極三關(guān)之欲以病其身,故九竅皆寥寥然虛?!薄段倪x·江淹<雜體詩·效謝混《游覽》>》:“凄凄節(jié)序高,寥寥心悟永?!?李善 注:“《莊子》曰:‘寥已吾志?!?郭象 曰:‘寥然空虛也?!?宋 曾鞏 《將之江淛遂書懷別》詩:“功名竟安在,富貴空寥寥。” 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中:“自從辭君親,久不為是役。落落無為鄉(xiāng),寥寥不齊邑。伊誰與為禮,見此孤立石。”
(2).寂寞;孤單。 唐 宋之問 《溫泉莊臥疾寄楊七炯》詩:“移疾臥茲嶺,寥寥倦幽獨?!?明 梁辰魚 《瓦盆兒·立秋夜悼亡》套曲:“聽落葉,小窗敲,怎禁他云房獨掩夜寥寥。空贏得淚痕濃,黯淡了鮫綃?!?清 唐孫華 《題張漢昭小像》詩:“寥寥 蔣生 徑,賴有 羊 與 求 。聞君妙方術(shù),久疾應(yīng)手瘳?!?/p>
(3).形容數(shù)量少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舟行見月》詩:“月入孤舟夜半晴,寥寥霜雁兩三聲?!?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二:“古今當(dāng)其任者,蓋寥寥可數(shù)?!?清 趙翼 《舟行》詩:“知有煙村緣水灣,寥寥一犬吠柴關(guān)?!?巴金 《利娜》:“無垠的荒野,稀落的城市,寥寥的人口,稀少的村莊?!?/p>
(4).廣闊;空曠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善哉行》之三:“寥寥高堂上,涼風(fēng)入我室。”《魏書·術(shù)藝傳·張淵》:“恢恢太虛,寥寥帝庭,五座并設(shè),爰集神靈?!弊ⅲ骸盎只?、寥寥,皆廣大清虛之貌?!?金 王若虛 《哀雁詞》:“鳥之遠害,宜莫如鴻,浩浩長風(fēng),寥寥遠空,邈乎冥濛,去萬里而無窮?!?清 周亮工 《與黃濟叔論印章書》:“寥寥寰宇,罕有合作,三十年來,其 朱修能 乎?”
(5).雄勁;清越。 唐 司空圖 《二十四詩品·雄渾》:“荒荒油云,寥寥長風(fēng)?!?唐 姚合 《過無可上人院》詩:“寥寥聽不盡,孤磬與疏鐘?!?唐 鄭綮 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 力士 再拜賀曰:‘非常之事也,愿陛下為臣一奏之。’其聲寥寥然,不可名言也。”
獲麟
(1).指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獵獲麒麟事。相傳 孔子 作《春秋》至此而輟筆?!洞呵铩ぐЧ哪辍罚骸按?,西狩獲麟?!?杜預(yù) 注:“麟者仁獸,圣王之嘉瑞也。時無明王出而遇獲, 仲尼 傷 周 道之不興,感嘉瑞之無應(yīng),故因《魯春秋》而脩中興之教。絶筆於‘獲麟’之一句,所感而作,固所以為終也?!?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希圣如有立,絶筆於獲麟?!?/p>
(2).指 春秋 末期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白垣@麟以來四百有餘年,而諸侯相兼,史記放絶?!薄杜f唐書·文苑傳上·王勃》:“﹝祖 通 ﹞依《春秋》體例,自獲麟后,歷 秦 漢 至於 后魏 ,著紀(jì)年之書,謂之《元經(jīng)》。” 梁啟超 《論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三章第一節(jié):“獨至獲麟以后,迄於 秦始 ,實為 中國 社會變動最劇之時代。”
(3).指 漢武帝 太始 二年捕獲白麟事?!稘h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往者( 太始 二年)朕郊見上帝,西登 隴首 ,獲白麟以饋宗廟?!薄逗鬂h書·班彪傳》:“ 孝武 之世,太史令 司馬遷 ……據(jù) 楚 漢 列國時事,上自 黃帝 ,下訖獲麟,作本紀(jì),世家、列傳、書、表凡百三十篇?!?/p>
(4).喻指著作的絕筆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立言上》:“以有涯之生,逐無涯之智,余將養(yǎng)性養(yǎng)神,獲麟於《金樓》之制?!?唐 唐彥謙 《吊方干處士》詩之一:“別號行鳴雁,遺編感獲麟?!?/p>
千載
千年。形容歲月長久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於是羣臣乃盛陳‘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,千載同符’?!?唐 韓愈 《歧山下》詩:“自從 公旦 死,千載閟其光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三年喪》:“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,力阻浮議,使千載之陋,更於一旦?!?/p>
末學(xué)
(1).膚淺無本之學(xué)。多用作自謙之詞或自稱的謙詞?!肚f子·天道》:“本在於上,末在於下。要在於主,詳在於臣。三軍五兵之運,德之末也;賞罰利害,五刑之辟,教之末也;禮法度數(shù),形名比詳,治之末也;鐘鼓之音,羽旄之容,樂之末也;哭泣衰絰,隆殺之服,哀之末也。此五末者,須精神之運,心術(shù)之動,然后從之者也。末學(xué)者,古人有之,而非所以先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先,本也。五末之學(xué),中古有之,事涉澆偽,終非根本也?!?漢 蔡邕 《答詔問災(zāi)異八事》:“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,深悼變異,德音懇誠,褒臣末學(xué),特垂訪及,非臣螻蟻所能堪副?!?唐 司空曙 《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》詩:“微才空覺滯京師,末學(xué)曾為叔父知。” 宋 蘇軾 《與封守朱朝請》:“前日蒙示所藏諸書,使末學(xué)稍窺家法之秘,幸甚,幸甚?!?明 楊慎 《孔明淵明》:“ 朱子 謂 孔明 之學(xué)本 申 韓 , 淵明 之學(xué)本 老 莊 。此語末學(xué)不敢議,亦不敢從?!眳⒁姟?末學(xué)膚受 ”。
(2).指淺薄的學(xué)者。 漢 蔡邕 《劉鎮(zhèn)南碑》:“深愍末學(xué)遠本離直,乃令諸儒改定五經(jīng)章句,刪剗浮辭,芟除煩重?!?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獻帝紀(jì)論》:“末學(xué)庸淺,不達名教之本,牽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惑經(jīng)》:“豈與夫庸儒末學(xué)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!” 清 黃宗羲 《戴西洮詩文題詞》:“所接不過腐生末學(xué),所讀不過毛頭制義。”
(3).猶后學(xué)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撰征賦》:“闕里既已千載,深儒流於末學(xué)?!?唐 韓愈 《讀墨子》:“余以為辯生於末學(xué),各務(wù)售其師之説,非二師之道本然也?!?宋 蘇軾 《謝應(yīng)中制科啟》:“思天下所以太平,必用芻蕘之説。亟收末學(xué),以輔大猷?!?/p>
(4).指非正統(tǒng)之學(xué)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上》:“儒主傳統(tǒng)翼教,而碩士名賢之訓(xùn)附之;雜主飾治捄偏,而傍蹊末學(xué)之談附之?!?/p>
褒貶
褒貶 (bāobiǎn) 贊揚和指責(zé),借指評論好壞 praise and disparage 操嘗造花園一所;造成, 操往觀之,不置褒貶,只取筆于門上書一“活”字而去?!度龂萘x》 褒貶是非 說…的壞話,惡意批評(偏義復(fù)詞) speak ill of 別在背地里褒貶人非是
(1).謂不正當(dāng)?shù)氖??!豆茏印っ鞣ń狻罚骸皣鵁o明法,則百姓輕為非是?!?/p>
(2).以非為是?!盾髯印ば奚怼罚骸胺鞘鞘欠侵^之愚?!?楊倞 注:“以非為是,以是為非,則謂之愚?!?/p>
(3).不正常,意外。
(4).不當(dāng);有過錯?!稘h書·外戚傳下·定陶丁姬》:“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(fù)故,非是?!?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侵官固非是,妄作譴可懲。”
張耒名句,讀李憕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