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圓《古琴詩》:
良工采嶧桐,斗為綠綺琴。
一奏還淳風(fēng),再奏和人心。
君子不暫去,所貴禁奢淫。
后世惑鄭聲,此道遂陸沈。
朱絲鼠潛齧,金徽塵暗侵。
冷落橫閑窗,棄置歲已深。
安得師襄彈,重聞大古音。
注釋參考
后世
后世 (hòushì) 所有相繼的世代 later ages 后世之謬其傳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后世之君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 曠后世而不聞。 后世且行之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 為了后世的利益 后代 later generations;descendant 后世子孫鄭聲
(1).原指 春秋 戰(zhàn)國 時(shí) 鄭國 的音樂。因與 孔子 等提倡的雅樂不同,故受儒家排斥。此后,凡與雅樂相背的音樂,甚至一般的民間音樂,均為崇“雅”黜“俗”者斥為“鄭聲”。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放 鄭 聲,遠(yuǎn)佞人。 鄭 聲淫,佞人殆?!?劉寶楠 正義:“《五經(jīng)異義·魯論》説 鄭國 之俗,有 溱 、 洧 之水,男女聚會,謳歌相感,故云 鄭 聲淫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《韶》響難追, 鄭 聲易啟。” 明 楊慎 《升庵經(jīng)說·淫聲》:“ 鄭 聲淫者, 鄭國 作樂之聲過於淫,非謂 鄭 詩皆淫也?!?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五:“此《關(guān)雎》所以不作也,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?!眳⒁姟?鄭音 ”。
(2).中醫(yī)病名。癥狀為語言重復(fù),聲音低弱,若斷若續(xù)。 清 王夫之 《四書稗疏·論語·鄭聲》:“醫(yī)書以病聲之不正者為鄭聲,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?!薄夺t(yī)宗金鑒·張仲景<傷寒論·陽明全篇>》:“夫?qū)崉t譫語,虛則鄭聲。鄭聲者,重語也。”注:“ 戴元禮 曰:‘鄭聲者,鄭重頻煩,語雖謬而諄諄不已?!?張錫駒 曰:‘鄭聲者,神氣虛不能自主,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復(fù)也?!?/p>
陸沈
見“ 陸沉 ”。
釋智圓名句,古琴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郡樓東面寺墻西,顏?zhàn)由闹裎莸?/a>
- 頻對青藜真濟(jì)美,雖埋玉樹尚追尊作者:劉克莊作品:居厚弟乞以礙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請族子有
- 颯至池館涼,靄然和曉霧。作者:韋應(yīng)物作品:對雨寄韓庫部協(xié)
- 春風(fēng)一樹倚東欄,還稱道、仙肌勝雪。
- 小舟準(zhǔn)擬隨君去,要聽霜天曉角聲。
- 影庭玉殿爐煙起,靄靄卿云瑞日高作者:晏殊作品:元日詞其二內(nèi)廷
- 佛見法見,二鐵圍山
- 采藥每尋巖徑遠(yuǎn),彈琴常到月輪低
- 從今明月夜,應(yīng)有遠(yuǎn)相思作者:張?jiān)?/a>作品:留別博州官楊丹
- 扊扅思舊苦,月缺白毫光作者:蘇籀作品:潘卿求內(nèi)主令人挽章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