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
出自唐代韓愈《叉魚招張功曹(署)》:
叉魚春岸闊,此興在中宵。
大炬然如晝,長船縛似橋。
深窺沙可數(shù),靜搒水無搖。
刃下那能脫,波間或自跳。
中鱗憐錦碎,當目訝珠銷。
迷火逃翻近,驚人去暫遙。
競多心轉(zhuǎn)細,得雋語時囂。
潭罄知存寡,舷平覺獲饒。
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。
濡沫情雖密,登門事已遼。
盈車欺故事,飼犬驗今朝。
血浪凝猶沸,腥風遠更飄。
蓋江煙冪冪,拂棹影寥寥。
獺去愁無食,龍移懼見燒。
如棠名既誤,釣渭日徒消。
文客驚先賦,篙工喜盡謠。
膾成思我友,觀樂憶吾僚。
自可捐憂累,何須強問鸮。
注釋參考
交頭
(1).頭挨著頭。 唐 韓愈 《叉魚招張功曹》詩:“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?!?/p>
(2).方言。謂頭尾相接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八回:“其水經(jīng)夏不壞,烹茶也不甚惡,做極好的清酒,交頭吃這一年。”
(3).指上交賦稅的數(shù)目。 宋 葉適 《上寧宗皇帝札子二》:“今漕司索然窮匱者五六年矣。除湊zu{1|1}交頭之外,每遇新舊交易,使者與屬官聚議,搏手無以具接送之費?!?/p>
駢首
(1).頭靠著頭,并排。 唐 韓愈 《叉魚招張功曹》詩:“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。” 宋 歐陽修 《<歸田錄>序》:“當其驚風駭浪,卒然起於不測之淵,而蛟鱷黿鼉之怪,方駢首而闖伺,乃措身其間,以蹈必死之禍。” 明 宋濂 《礲硿子碣》:“大疫起,比舍駢首臥,婣戚畏懦莫敢顧?!?郭沫若 《東風集·頌湛江》:“起重龍門駢首立,會看日夕走雷霆?!?/p>
(2).指兩個頭相連?!端问贰の逍兄径隆罚骸?嘉定 九年, 信州 玉山縣 ,羊生駢首?!?/p>
(3).“ 駢首就戮 ”的省稱。 清 黃生 《義府·流放竄殛》:“且使 鯀 果駢首,其子孫決不敢以之配天于南郊。” 梁啟超 《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五章:“其學節(jié)冠一世,位望至三公者,亦皆駢首闕下,若屠豬羊,天下之人,見權勢之不可恃也如彼?!?/p>
類同
類同 (lèitóng) 大致相同;類似 roughly identical;roughly the same 樣式類同韓愈名句,叉魚招張功曹(署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