餓死有時非正命,勞生幾不愧常心
出自宋代王令《寄滿子權(quán)二首》:
終年謀食亦何得,浪取窮愁只自侵。
餓死有時非正命,勞生幾不愧常心。
百年此去塵埃在,萬古從來意思深。
莫說山林是輕往,窮來無計得山林。
注釋參考
有時
(1).有時候。表示間或不定?!吨芏Y·考工記·序》:“天有時以生,有時以殺;草木有時以生,有時以死?!?唐 張喬 《滕王閣》詩:“疊浪有時有,閒云無日無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一:“ 滿生 心里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,卻也有時念及,心上有些遣不開?!?周而復(fù)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三:“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游樂場帶到另一個游樂場,有時坐下來看一陣,有時站在那里停一會?!?/p>
(2).謂有如愿之時。 唐 李白 《行路難》詩之一:“長風(fēng)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?!?唐 劉云 《婕妤怨》詩:“秋扇尚有時,妾身永微賤!”
正命
(1).儒家以順應(yīng)于天道、得其天年而死為得“正命”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盡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桎梏死者,非正命也?!?趙岐 注:“盡修之道,以壽終者為得正命也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刺孟》:“夫子不王, 顏淵 早夭, 子夏 失明, 伯牛 為癘,四者行不順與?何以不受正命?!?/p>
(2).泛指壽終而死。與“非命”相對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三十回:“像這樣的男子婦人,雖然死於非命,卻那英風(fēng)正氣比那死於正命的更自不同?!?王闿運 《祖考遹齋府君碑清故湘潭縣學(xué)附生王君之碑并序》:“年七十,以 道光 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亥時,正命于寢。”
(3).儒家學(xué)說之一派。認為人有三種命運,“正命”是“三命”之一,謂天生的好命運,不需行善而求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正命,謂本稟之自得吉也。性然骨善,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。”
(4).自然的稟賦。 宋 葉適 《忠翊郎武學(xué)博士蔡君墓志銘》:“本受地之正命兮,枝葉華實皆成熟而蔚彬?!?/p>
(5).猶天命。 明 李東陽 《經(jīng)筵講章》之四:“﹝ 文王 、 武王 ﹞以此承受上天的正命。”參見“ 天命 ”。
(6).佛教語。八正道之一。謂符合戒律的正當(dāng)生活。參閱《俱舍論》卷二五。
勞生
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夫大塊載我以形,勞我以生,俟我以老,息我以死?!焙笠浴皠谏敝感量鄤诶鄣纳?。 唐 張喬 《江南別友人》詩:“勞生故白頭,頭白未應(yīng)休?!?宋 王禹偁 《惠山寺留題》詩:“勞生未了還東去,孤棹寒蓬宿浪花?!?明 劉基 《次韻和孟伯真感興》之二:“無用文章豈療飢,勞生筋骨已支離。” 郁達夫 《夜偕陳世鴻氏、松永氏宿鼓山》詩:“供宿 贊公 房,一洗勞生悴。”
不愧
不愧 (bùkuì) 無愧于;名副其實 be worthy of the name;prove oneself to be 不愧為藝術(shù)大師常心
(1).猶成見。《老子》:“圣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”
(2).平素的心跡?!肚f子·德充符》:“得其常心,物何為最之哉?” 晉 張協(xié) 《雜詩》之六:“感物多思情,在險易常心。”
(3).通常的見解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》:“論説辯然否,安得不譎常心,逆俗耳?”
(4).恒心。 宋 王安石 《王逢原墓志銘》:“蓋無常產(chǎn)而有常心者,古之所謂士也?!?宋 蘇軾 《謝觀音晴祝文》:“民無常心,固何知於帝力?!?/p>
王令名句,寄滿子權(quán)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飛刀悍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