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興亡不須問,風鈴閑聽響幡幢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》:
荒臺殘壘舊名邦,曾說王師此受降。
西漢衣冠拜原廟,五天龍象護經(jīng)窗。
蜀岡井味人猶品,隋帝宮基闕尚雙。
自古興亡不須問,風鈴閑聽響幡幢。
注釋參考
自古
(1).從古以來?!对姟ば⊙拧じμ铩罚骸拔胰∑潢?,食我農(nóng)人,自古有年。”《論語·顏淵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。” 宋 歐陽修 《定風波》詞:“任是好花須落去,自古?!?/p>
(2).泛指從前。 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興亡
興亡 (xīngwáng) 興盛與衰亡 rise and fall (of a nation)不須
不用;不必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風鈴
殿閣塔檐的懸鈴,風吹發(fā)出響聲,故稱。 唐 元稹 《神麴酒》詩:“遙城傳漏箭,鄉(xiāng)寺響風鈴?!?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心歸》:“最奇的是橫階塔影,在平地上振響風鈴?!?徐遲 《哥德巴赫猜想·祁連山下》:“現(xiàn)在,能發(fā)出聲音的只有風和大雄寶殿樓閣上的風鈴叮當?!?
幡幢
(1).即幢幡。 唐 黃滔 《辭府相》詩:“今朝拜別幡幢下,雙淚如珠滴不休。”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》卷七:“ 廬山 遠法師 命盡之日,山中峰澗寺落,皆見千眼仙人成隊執(zhí)幡幢香花赴 東林寺 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外國·huo{1|1}佛》:“以珠琲為幡幢,金寳為法供,內(nèi)府瑰異為之一空?!?/p>
(2).特指剎上之幡。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中》:“鐘鼓樓旁,矗兩寶剎,高數(shù)丈,剪綵為幡幢。”
梅堯臣名句,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