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柯九思《送林彥清歸永嘉》:
雁蕩接銀漢,翠涌生高寒。
芙容散秋錦,飛落秋云端。
我昔造絕頂,天闊路漫漫。
遙瞻廣寒殿,素娥正憑闌。
白兔搗月魄,指顧成神丹。
因招宋成公,吹{1|1}簫乘紫鸞。
俯視九萬里,元?dú)馇鄨F(tuán)團(tuán)。
別來知幾時(shí)?弱水如平灘。
忽遇雁山客,霞佩青蓮冠。
還入雁山去,玉髓供晨餐。
報(bào)我舊游者,久待凌煙巒。
吾患為有身,南望空長(zhǎng)嘆。
注釋參考
雁山
亦作“鴈山”。1.即 雁門山 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 遼水 無極, 雁山 參云?!币槐咀鳌傍e山”。 唐 陳子昂 《送魏大從軍》詩:“ 雁山 橫 代 北, 狐塞 接 云中 ?!?唐 楊憑 《邊塞行》:“細(xì)叢 榆塞 迥,高點(diǎn) 雁山 晴?!眳⒁姟?雁門 ”。
(2).即 雁蕩山 。 宋 陸游 《菖蒲》詩:“ 雁山 菖蒲 崑山 石, 陳叟 持來慰幽寂。” 錢仲聯(lián) 校注引《嘉泰會(huì)稽志》:“今 會(huì)稽 有一種,葉有脊如劍,謂之 雁蕩 菖蒲?!眳⒁姟?雁蕩山 ”。
玉髓
(1).即玉膏。道家謂服之可成仙。 唐 皮日休 《以毛公泉一瓶獻(xiàn)上諫議》詩:“澄如玉髓潔,汎若金精鮮;顏色半帶乳,氣味全和鉛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二·白玉髓》:“玉膏,即玉髓也。《河圖玉版》云: 少室之山 有白玉膏,服之成仙。”參見“ 玉膏 ”。
(2).潔白如玉的脂髓。 元 湯式 《沉醉東風(fēng)·江村即事》曲:“螯烹玉髓肥,鱠切銀絲細(xì)。”
(3).香名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上迎佛骨入內(nèi)道場(chǎng),即設(shè)金花帳、溫凊牀、龍鱗之席、鳳毛之褥,焚玉髓之香,薦瓊膏之乳,皆九年 訶陵國 所貢獻(xiàn)也?!?/p>
(4).喻美酒。 明 許時(shí)泉 《寫夙情》:“我安排彩袖,慇懃捧玉髓,輕盈舞羽衣,務(wù)教他錦囊傾出陽春句?!?/p>
晨餐
亦作“ 晨飡 ”。早飯;早晨吃飯。 晉 束晳 《補(bǔ)亡詩六首·南陔》:“馨爾夕膳,絜爾晨飡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送張侍御秘書江左覲省》詩:“晨餐亦可薦,名利欲何如?” 唐 姚合 《寄默然上人》詩:“晨餐夜復(fù)眠,日與月相連?!?/p>
柯九思名句,送林彥清歸永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