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送范至能制置》:
孔子不到秦,右軍念西岷。
劍關(guān)鐵嶺江,與世隔紅塵。
天變惜秘境,我豈世間人。
天上紫微郎,筆端演絲綸。
跨象桂林郡,騎鯨芙蓉津。
五嶺與三峽,緣云躡星辰。
憶公玉帳初,草木生華春。
豢龍赤城家,長生定前身。
扁舟載西子,五湖浮海濱。
莫作去來想,雪山輕重均。
況從尺一招,甘泉問鬼神。
廟謨蓍龜舊,鼎味桃李新。
虞衡備編載,我亦愿卜鄰。
注釋參考
廟謨
猶廟謀?!逗鬂h書·光武帝紀(jì)贊》:“明明廟謨,赳赳雄斷。”按,謨,《文選》作“謀”。 宋 岳飛 《措置襄漢乞兵狀》:“恭奉圣旨,恢復(fù) 襄 漢 ,仰遵廟謨,今已克平五郡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彈詞》:“當(dāng)日只為誤任邊將,委政權(quán)奸,以至廟謨顛倒,四海動(dòng)搖?!?/p>
蓍龜
(1).古人以蓍草與龜甲占卜兇吉,因以指占卜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探頤索隱,鉤深致遠(yuǎn),以定天下之吉兇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龜。”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王者決定諸疑,參以卜筮,斷以蓍龜,不易之道也?!?唐 崔涂 《友人問卜見招》詩:“何必問蓍龜,行藏自可期?!?梁啟超 《再駁某報(bào)之土地國有論》二:“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萬萬餘之現(xiàn)金以償?shù)刂鳎沟糜弥誀I他業(yè),固於民無所甚損,然此著之不能辦到,無待蓍龜矣。” 宋 蘇軾 《祭歐陽文忠公文》:“民有父母,國有蓍龜,斯文有傳,學(xué)者有師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文章五》:“巍巍 文正 ,國之蓍龜,民之父師?!?明 方孝孺 《祭太史公》之八:“惟 太史公 ,間世之英,國之蓍龜,人之典刑?!?/p>
(2).喻德高望重的人。
(3).引申為借鑒?!稌x書·王鑒傳》:“歷觀古今撥亂之主,雖圣賢,未有高拱閑居,不勞而濟(jì)者也。前鑒不遠(yuǎn),可謂蓍龜?!薄段簳だ畋雮鳌罚骸笆且?談 遷 世事而功立, 彪 固 世事而名成,此乃前鑒之軌轍,后鏡之蓍龜也?!?/p>
鼎味
(1).鼎中美食?!赌淆R書·劉休傳》:“帝頗有好尚,尤嗜飲食, 休 多藝能,爰及鼎味,問無不解?!?唐 韓愈 《答柳柳州食蝦蟇》詩:“居然當(dāng)鼎味,豈不辱釣罩?”
(2).相傳 商 武丁 問 傅說 如何治理國家, 傅 以如何調(diào)鼎中之味對。后以“鼎味”指國政?!稌x書·裴秀傳》:“孝友著於鄉(xiāng)黨,高聲聞於遠(yuǎn)近。誠宜弼佐謨明,助和鼎味,毗贊大府,光昭盛化。”《宋書·隱逸傳·周續(xù)之》:“若升之宰府,必鼎味斯和。”
桃李
桃李 (táolǐ) 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爭榮斗艷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peaches and plums李石名句,送范至能制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