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項安世《失題》:
肇開苕{上士下言}葬斯文,從此新安族望分。
觕角煙寒山烈烈,梅溪風(fēng)切水沄沄。
何人可志林宗墓,他日應(yīng)尋董相墳。
桃李無言蹊自遠,五湖清淚濕春云。
注釋參考
寒山
(1).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?!冻o·大招》:“魂乎無北!北有寒山, 逴龍 赩只?!?王逸 注:“言北方有常寒之山,陰不見日,名曰 逴龍 ?!?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大夫曰:‘寒山之桐,出自太冥?!?/p>
(2).冷落寂靜的山;寒天的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》詩:“南州實炎德,桂樹凌寒山。” 唐 韓翃 《送齊山人歸長白山》詩:“柴門流水依然在,一路寒山萬木中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秋畦公取士》:“秋風(fēng)幾樹天香動,吹向寒山老桂林。”
(3).指 浙江省 天臺縣 的 寒巖 。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三:“可笑 寒山 道,而無車馬蹤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三:“我家本住在 寒山 ,石巖棲息離煩緣?!?/p>
(4).即 寒山子 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○:“時人見 寒山 ,各謂是風(fēng)顛。貌不起人目,身唯布裘纏。” 宋 陸游 《醉中題民家壁》詩:“吾詩戯用 寒山 例,小市人家到處題?!眳⒁姟?寒山子 ”。
(5).地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,本 支硎山 之支峰,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于此。
(6).地名。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?!稌x書·劉遐傳》:“詔 遐 領(lǐng) 彭城 內(nèi)史,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、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,戰(zhàn)於 寒山 , 撫 敗走。”
(7).地名。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。參閱《九域志》。
烈烈
(1).猛火炎熾貌?!对姟ど添灐らL發(fā)》:“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曷?!?鄭玄 箋:“其威勢如猛火之炎熾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》:“水以流而順,火以明而盛……烈烈湯湯,曰陰曰陽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風(fēng)北來,礮火及茅葦,野燎焰天,乘勢薄敵營,兵火俱烈烈。”
(2).鮮明燦爛貌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棄婦篇》:“丹華灼烈烈,璀璨有光榮。” 唐 牟融 《贈浙西李相公》詩:“長庚烈烈獨遙天,盛世應(yīng)知降謫仙?!薄对娍?978年第3期:“成敗百年戰(zhàn)友情,豐碑酣筆麗于金。夜深無月非寂寞,烈烈繁星俱是君。”
(3).引申為顯豁,顯著。 宋 洪邁 《容齋隨筆·論韓公文》:“屬文意語天出,業(yè) 孔子 、 孟軻 而侈其文,焯焯烈烈,為 唐 之章?!?/p>
(4).功業(yè)、德行顯赫貌?!稘h書·韋賢傳》:“明明天子,俊德烈烈?!薄稌x書·祖逖傳贊》:“ 祖生 烈烈,夙懷奇節(jié)。扣楫中流,誓清兇孽?!?明 方孝孺 《春秋諸君子贊·公子友》:“烈烈 季子 ,不忝皇祖?!?/p>
(5).威武貌?!对姟ば⊙拧な蛎纭罚骸傲伊艺鲙煟?召伯 成之?!?鄭玄 箋:“烈烈,威武貌?!?唐 柳宗元 《鼓吹鐃歌·高昌》:“烈烈王者師,熊螭以為徒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圣武成功詩》:“﹝ 康熙 丁丑﹞閏三月十三日,奏凱而旋,萬騎駸駸,六師烈烈?!?/p>
(6).剛正貌;堅貞貌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心書·將器》:“外貌桓桓,中情烈烈,知人勤勞,惜人飢寒,此萬人之將?!?晉 袁宏 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烈烈 王生 ,知死不撓,求仁不遠,期在忠孝?!?清 褚人穫 《堅瓠首集·朱靜庵》:“﹝其﹞《詠虞姬》云:‘貞魂化作原頭草,不逐東風(fēng)入 漢 郊?!~氣烈烈?!?/p>
(7).高峻貌?!对姟ば⊙拧まぽ罚骸?南山 烈烈,飄風(fēng)發(fā)發(fā)。” 毛 傳:“烈烈然,至難也。” 胡承珙 后箋:“烈烈為山之高峻險阻之狀,故《傳》以為至難?!?/p>
(8).引申為雄偉貌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干王洪寶制》:“堂堂中土,亙古制 匈奴 ,烈烈神州,豈今容胡狗?”
(9).憂傷貌。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:“憂心烈烈,載飢載渴。” 鄭玄 箋:“烈烈,憂貌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四七:“軍旅令人悲,烈烈有哀情?!?/p>
(10).寒冷貌?!对姟ば⊙拧に脑隆罚骸岸樟伊?,飄風(fēng)發(fā)發(fā)?!?鄭玄 箋:“烈烈,猶栗烈也?!?漢 王粲 《贈蔡子篤》詩:“烈烈冬日,肅肅凄風(fēng)?!?/p>
(11).象聲詞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哀詩》:“北風(fēng)行蕭蕭,烈烈入吾耳?!?南朝 宋 謝惠連 《搗衣》詩:“肅肅莎雞羽,烈烈寒螿啼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霍山賦》:“有泉烈烈,其來如決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狐妾》:“言已,大笑,烈烈如鴞鳴?!?/p>
梅溪
(1).旁植梅樹的溪水。 宋 范成大 《天平先隴道中時將赴新安掾》詩:“霜橋冰澗浄無塵,竹塢梅溪未放春?!?/p>
(2).亦作“ 梅谿 ”。 宋 王十朋 與 史達祖 的別號。 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(yǎng)新錄·古人號相同》:“ 王十朋 、 史達祖 俱號‘梅谿’?!?清 梁章鉅 《浪跡續(xù)談·王梅溪逸事》:“ 梅溪 為 宋 代名臣,其能孚及豚魚,宜矣?!?清 張思巖 等《詞林紀(jì)事·史達祖》:“ 白石 、 梅溪 ,昔人往往并稱?!?/p>
風(fēng)切
諷喻切責(zé)。 宋 阮閱 《詩話總龜后集·隱逸門》:“ 淮南小山 作《招隱》,極道山中窮苦之狀,以風(fēng)切遁世之士使無遐心,其旨深矣?!?
沄沄
(1).水流洶涌貌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山川頌》:“水則源泉混混沄沄,晝夜不竭?!?唐 宋務(wù)光 《海上作》詩:“浩浩去無際,沄沄深不測?!?清 劉大櫆 《浮山記》:“至峽之將盡,有巖石理凹凸纖密,如浮漚,如波浪之沄沄?!?/p>
(2).形容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答陳正叔》之一:“功名落落求難值,日月沄沄去不回?!?清 姚鼐 《詣岳麓書院有述》詩:“回艫天地晚,空悵逝沄沄?!?/p>
(3).喻長遠流傳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大唐中興頌》:“能令大君,聲容沄沄。”《宋史·樂志九》:“聲容沄沄,被于八荒?!?/p>
(4).紛繁;紛亂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譴交》:“飢不暇餐,倦不獲已,殷殷沄沄,俾夜作晝?!?宋 文天祥 《賀何尉書》:“別后不圖事變沄沄,天下大事幾去?!?/p>
項安世名句,失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