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龜年《和向倅韻》:
今日若馭風(fēng),前日如負甑。
乘興試一出,意到即為勝。
薌林有高人,能識未病證。
談鋒不可遏,勇若春筍迸。
美名戒多取,夫子無太橫。
鐘期不世出,誰作山水聽。
人生具物則,天命我當(dāng)定。
起居孰非真,寂滅豈是靜。
毫厘不密察,天地失其正。
圣學(xué)有終始,謨訓(xùn)嚴(yán)于令。
窮理以致知,持敬乃成性。
倘從口耳學(xué),莫救膏肓病。
大本若不立,寧論語未瑩。
涂澤欲自妍,何以逃水鏡。
注釋參考
耳學(xué)
語出《文子·道德》:“故上學(xué)以神聽,中學(xué)以心聽,下學(xué)以耳聽。以耳聽者學(xué)在皮膚,以心聽者學(xué)在肌肉,以神聽者學(xué)在骨髓。故聽之不深,即知之不明?!焙笠蛑竷H憑聽聞所得為耳學(xué)?!端螘こ翍c之傳》:“ 慶之 厲聲曰:‘眾人雖見古今,不如下官耳學(xué)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又嘗見謂矜誕為夸毗,呼高年為富有春秋,皆耳學(xué)之過也?!?宋 朱熹 《答陳膚仲書》之一:“今人耳學(xué),都不將心究索,難與論是非也?!?/p>
膏肓
(1).古代醫(yī)學(xué)以心尖脂肪為膏,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。《左傳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,不可為也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肓,鬲也。心下為膏?!焙笏煊靡苑Q病之難治者。 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夫治膏肓者,必進苦口之藥;決狐疑者,必告逆耳之言?!?宋 朱熹 《題謝少卿藥園》詩之二:“再拜藥園翁,何以起膏肓?” 郁達夫 《自述》詩之五:“人言先父喪亡日,小子膏肓疾正深。”
(2).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?!妒勒f新語·儉嗇》“ 王戎 儉吝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王隱 《晉書》:“ 戎 性至儉,不能自奉養(yǎng),財不出外,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?!?唐 柳宗元 《寄許京兆孟容書》:“忽捧教命,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,欲使膏肓沉沒,復(fù)起為人?!?清 錢謙益 《與卓去病論經(jīng)學(xué)書》:“猶冀百世之下,得吾言而存之,可以箴俗學(xué)之膏肓,而起其廢疾也。”
(3).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(guān)鍵。《魏晉南北朝墓志集釋·隋卞鑒暨妻劉氏墓志》:“神都之陽,天闕之下,地乃膏肓,縣連 京雒 ?!?唐 張祜 《感河上兵》詩:“首尾誠須畏,膏肓慎勿輕。” 明 史可法 《請尊上權(quán)化水火疏》:“今憂時憤慨者,謂文官愛錢不怕死,武官怕死又要錢,二語真切中膏肓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蘇仲芬》:“卿言深中膏肓,敢不佩為弦韋。”
(4).中醫(yī)針灸穴位名?!夺t(yī)宗金鑒·刺灸心法要訣·膀胱經(jīng)分寸歌》:“魄戶膏肓與神堂。”注:“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,五椎上,此穴居中,去脊中各三寸半,正坐曲脊取之,膏肓穴也?!?/p>
彭龜年名句,和向倅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