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熹《九曲棹歌》:
武夷山上有仙靈,山下寒流曲曲清。
欲識個中奇絕處,棹歌閑聽兩三聲。
一曲溪邊上釣船,幔亭峰影蘸晴川。
虹橋一斷無消息,萬壑千巖鎖翠煙。
二曲亭亭玉女峰,插花臨水為誰容。
道人不作陽臺夢,興入前山翠幾重。
三曲君看駕壑船,不知停棹幾何年。
桑田海水兮如許,泡沫風燈敢自憐。
四曲東西兩石巖,巖花垂露碧毿。
金雞叫罷無人見,月滿空山水滿潭。
五曲山高云氣深,長時煙雨暗平林。
林間有客無人識,矣乃聲中萬古心。
六曲蒼屏繞碧灣,茆茨終日掩柴關(guān)。
客來倚棹巖花落,猿鳥不驚春意閑。
七曲移舟上碧灘,隱屏仙掌更回看。
卻憐昨夜峰頭雨,添得飛泉幾道寒。
八曲風煙勢欲開,鼓樓巖下水縈回。
莫言此地無佳景,自是游人不上來。
九曲將窮眼豁然,桑麻雨露見平川。
漁郎更覓桃源路,除是人間別有天。
注釋參考
莫言
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,原名管謨業(yè),祖籍山東高密,中國當代著名作家。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,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。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(xiāng)土作品崛起,充滿著“懷鄉(xiāng)”以及“怨鄉(xiāng)”的復雜情感,被歸類為“尋根文學”作家。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。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。其作品深受魔幻現(xiàn)實主義影響,寫的是一出出發(fā)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(xiāng)的“傳奇”?!渡榔凇泛汀锻堋愤@兩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見的宗教情懷,使它們超越了中國作家同行,而進入了世界文學的行列。莫言的業(yè)績,也使他當之無愧地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。
此地
這里,這個地方。 唐 駱賓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詩:“此地別 燕丹 ,壯士髮衝冠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認得一個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戰(zhàn)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
佳景
美景;勝景。 唐 元稹 《寄樂天》詩:“老逢佳景惟惆悵,兩地各傷何限神?!?宋 柳永 《法曲獻仙音》詞:“遇佳景,臨風對月,事須時恁相憶?!?/p>
自是
自是 (zìshì) 自然是 naturally;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,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-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独献印? 從此 from now on;from then on;henceforth;thereupon游人
游人 (yóurén) 見“游客” visitor to park,etc.;tourist;sight-seer不上
(1).不到?!肚夭⒘鶉皆挕肪砩希骸安簧先?, 飛虎 佯敗?!?/p>
(2).不得。 明 馮惟敏 《傍粧臺·旅思》套曲:“聽不上凜冽悲風,聽不上嘹嚦哀鴻,聽不上畫角悠揚,聽不上檐鉄丁東,響當當驚好夢,冷清清和淚滴?!?/p>
朱熹名句,九曲棹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