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咸杰《偈公六十五首》:
即心即佛也揖出,非心非佛也揖出。
地轉(zhuǎn)天回豈等閑,即知此物非他物。
以此顯追崇,決定當超越。
次回陰隲保家堂,自然福壽永無雙。
注釋參考
即心即佛
亦作“ 即心是佛 ”。佛教禪宗謂本心即佛,明心見性即是成佛。 唐 慧能 《壇經(jīng)·機緣品》:“問曰:‘即心即佛,愿垂指諭?!瘞熢唬骸澳畈簧葱模竽畈粶缂捶?。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。’”《景德傳燈錄·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》:“任汝非心非佛,我只管即心即佛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義理十五·十八重地獄》:“佛氏以即心是佛、妄行為業(yè),皆目前者也?!?/p>
非心
邪心?!稌酌罚骸袄K愆糾謬,格其非心。俾克紹先烈。” 孔 傳:“言侍左右之臣,彈正過誤,檢其非妄之心,使能繼先王之功業(yè)?!?清 侯方域 《豫省試策一》:“所以格非心,緝敬勝也?!?/p>
釋咸杰名句,偈公六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