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元量《光相寺》:
峨眉花縣西四十花里,峭壁懸崖削寒翠。
崎嶇棧道動(dòng)搖搖,矮石花同贔屭。
忽窺萬仞黑無底,下有龍淵七十二。
攀捫步步足難移。
大盤小盤八十四。
行行更入娑羅平,側(cè)立長嗟心膽碎。
洗腳溪頭登土峰,板屋數(shù)間光相寺。
寺中蕭然無個(gè)僧,普賢小殿生陰氣。
天仙橋上光明巖,銀色光中世界異。
須臾風(fēng)雨洗天來,兜羅綿云塞天地。
虛空現(xiàn)出大圓光,五色暈中瞻大士。
日暮云收山寂然,乙夜燈分百千計(jì)。
別有草庵三四僧,花木滿軒頹清致。
有時(shí)云起自雷巖,兩道金光出巖際。
有時(shí)云散光獨(dú)明,猶見光中回象轡。
僧云又有清現(xiàn)光,白日無云光更麗。
奇光異草吹香風(fēng),怪獸珍禽左右至。
善財(cái)童子何許來,五十三參見真諦。
神通變化無了時(shí),如幻如夢復(fù)如戲。
胡為狡獪弄精魂,機(jī)事機(jī)心極無謂。
儒生持此問山僧,僧曰如是觀如是。
若言有相更有光,靈化千千誠小技。
何如無光復(fù)無相,湛寂名為第一義。
菩薩空中數(shù)點(diǎn)頭,收斂圓光無一事。
事山萬點(diǎn)白差差,初花之光毳毳。
遙瞻天竺立綿延,我欲游觀足如系。
平生茲游真冠絕,走筆成詩圖快意。
注釋參考
虛空
虛空 (xūkōng) 心中無著落 hollow大圓
(1).亦作“ 大圜 ”、“ 大員 ”。謂天?!豆茏印ば男g(shù)下》:“能戴大圓者,體乎大方;鏡大清者,視乎大明?!薄秴问洗呵铩ば蛞狻罚骸半加写筻髟谏?,大矩在下?!?高誘 注:“圜,天也;矩,方,地也?!薄痘茨献印m真訓(xùn)》:“是故能戴大員者履大方。” 高誘 注:“言能戴天履地之道。” 唐 陳子昂 《堂弟子文墓志銘》:“大圓蒼蒼,大方茫茫。賢圣同此,爾之何傷?!?魯迅 《哀范君》詩之三:“大圜猶茗艼,微醉合沉淪?!?/p>
(2).數(shù)學(xué)名詞。球體被通過球心的平面所截得的圓。
(3).指銀元。 康有為 等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我宜自鑄銀錢……但患經(jīng)費(fèi)不敷,未能擴(kuò)充以鑄大圓耳?!?/p>
五色
五色 (wǔsè) 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五色,也泛指各種色彩 five colurs of blue,yellow,red,white and black 五色紛披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大士
(1).德行高尚的人?!豆茏印しǚā罚骸胺舱撊擞幸?,矜物之人,無大士焉?!?尹知章 注:“大士不矜,謙以接物。”《韓詩外傳》卷九:“ 孔子 曰:‘大士哉! 由 來,區(qū)區(qū)汝何攻? 賜 來,便便汝何使?愿得衣冠為子宰焉?!?/p>
(2).佛教對(duì)菩薩的通稱。 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》:“夫大士應(yīng)世,其體無方,或?yàn)槿辶种?,或?yàn)閲鴰煹朗?,斯?jīng)教之成説也。” 唐 湛然 《法華文句記》卷二:“大士者,《大論》稱菩薩為大士,亦曰開士?!?/p>
(3).特指觀世音菩薩?!都t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不求大士瓶中露,為乞 嫦娥 檻外梅?!?/p>
(4).對(duì)高僧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》:“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。”
正獄訟之官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: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,典司六典。” 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禮記上》:“今案《晏子春秋·諫篇》:‘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,則泰士 子牛 存矣;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,則泰祝 子游 存矣。’泰士、泰祝即大士、大祝也。大士正獄訟,蓋若《秋官·士師》察獄訟之辭矣?!薄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衛(wèi)侯 與 元咺 訟, 寧武子 為輔, 鍼莊子 為坐, 士榮 為大士?!?杜預(yù) 注:“大士,治獄官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臣術(shù)》:“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,而九族益親,民益富?!?/p>
汪元量名句,光相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