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施肩吾《宿四明山》
黎洲老人命余宿,杳然高頂浮云平。
下視不知幾千仞,欲曉不曉天雞聲。
注釋參考
下視
(1).由高處往下看。《墨子·非儒》:“高拱下視?!?漢 揚雄 《甘泉賦》:“攀琁璣而下視兮,行游目乎 三危 。”《舊唐書·王方慶傳》:“山徑危險,石路曲狹,上瞻駭目,下視寒心?!?/p>
(2).輕視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議守》:“ 匈奴 屢變,往往犯塞,殺戮吏民,不勝其酷。至于書問傲慢,下視中國?!薄度龂酒皆挕肪硐拢骸?曹相 下視 張松 ?!?明 李贄 《定林庵記》:“子欲學,幸毋下視 周安 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。” 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?!?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?!?/p>
曉天
拂曉時的天色。 唐 陳子昂 《春夜別友人》詩:“明月隱高樹,長河沒曉天?!?唐 牛叢 《題朝陽巖》詩:“躡石攀蘿路不迷,曉天風好浪花低?!?/p>
施肩吾名句,宿四明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