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愿焚囊缽,不作陳俗具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和郭功父韻送芝道人游隱靜》
觀音妙智力,應感隨緣度。
芝師訪東坡,寧辭萬里步。
道義偶相契,十年同去住。
行窮半世間,又欲浮杯渡。
我愿焚囊缽,不作陳俗具。
會取卻歸時,只是而今路。
注釋參考
不作
(1).不興起;不興盛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?!?孔穎達 疏:“不作,謂不動作也?!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?,諸侯放恣?!?趙岐 注:“不作,圣王之道不興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無令財貨上流,則逆不作?!薄段倪x·班固<兩都賦序>》:“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,王澤竭而詩不作?!?李善 注:“作,興也?!?/p>
(2).不耕作;不寫作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耕事方急,一日不作,百日不食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詩人長不作,千載尚風流?!?/p>
方言。不能,情理上不容許?!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昂蜕屑矣植蛔鲙П?,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?!?/p>
陳俗
陳舊庸俗。 宋 彭乘 《墨客揮犀》卷六:“前輩作花詩,多用美女比其狀,如曰:‘若教解語應傾國,任是無情也動人?!愃自?!” 明 李東陽 《懷麓堂詩話》:“其辭亦互為蹈襲,陳俗可厭,無復有古意矣。” 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六:“ 厲 以幽峭勝,可藥陳俗之病。不可謂之正聲,不得不謂之作手?!?/p>
蘇軾名句,和郭功父韻送芝道人游隱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