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鈞瞻上宰,憲老佚三公
出自宋代范祖禹《韓獻肅公挽詞三首》:
舜禹勤勞治,皋夔翊贊功。
秉鈞瞻上宰,憲老佚三公。
壽考登耆耋,哀榮備始終。
凄涼潁川路,簫鼓訴南風。
注釋參考
秉鈞
比喻執(zhí)政。鈞,制陶器所用的轉輪。 唐宣宗 《斷句》詩:“七載秉鈞調四序,一方獄市獲來蘇?!薄杜f唐書·崔彥昭傳》:“秉鈞之道,何所難哉?!薄睹魇贰の渥诩o贊》:“而秉鈞諸臣補苴匡救?!?/p>
上宰
(1).宰輔。亦泛稱輔政大臣。 晉 棗據 《雜詩》:“ 吳 寇未殄滅,亂象侵邊疆,天子命上宰,作藩于 漢陽 。” 唐 楊炯 《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》:“如綸如綍,大君於號令之嚴;匪樸匪雕,上宰極司存之敬。” 宋 曾鞏 《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》:“袞衣備物,禮均上宰之崇;土宇分封,位列真王之貴?!?清 顧炎武 《感事》詩之三:“上宰承王命,專征指大江?!?/p>
(2).上天,天帝。《隋書·高祖紀上》:“天大地大,合其德者圣人,一陰一陽,調其氣者上宰?!?/p>
(3).星名?!端问贰ぬ煳闹径罚骸皷|蕃近閶闔門第一星為左樞,第二星為上宰?!?/p>
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。《書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?!币徽f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爸袑m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務?!薄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?!?/p>
范祖禹名句,韓獻肅公挽詞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