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冕《冀州道中》:
我行冀州路,默想古帝都。
水土或匪昔,禹貢書亦殊。
城郭類村塢,雨雪苦載涂。
叢薄聚凍禽,狐貍嘯枯株。
寒云著我巾,寒風裂我襦。
盱衡一吐氣,凍凌滿髭須。
程程望煙火,道傍少人居。
小米無得買,濁醪無得酤。
土房桑樹根,仿佛似酒壚。
徘徊問野老,可否借我廚?野老欣笑迎,近前挽我裾。
熱水溫我手,火炕暖我軀。
丁寧勿洗面,洗面破皮膚。
我知老意仁,緩緩驅(qū)仆夫。
竊問老何族?云是奕世儒。
自從大朝來,所習(xí)亮匪初。
民人籍征戍,悉為弓矢徒。
縱有好兒孫,無異犬與豬。
至今成老翁,不識一字書。
典故無所考,禮義何所拘?論及祖父時,痛入骨髓余。
我聞忽太息,執(zhí)手空躊躕。
躊躕向蒼天,何時可能蘇?飲泣不忍言,拂袖西南隅。
注釋參考
至今
至今 (zhìjīn)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無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;so far老翁
老翁 (lǎowēng) 老年男子 grey beard;old man 父親 father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一字書
謂短札。 唐 包佶 《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》:“雨散三年別,風傳一字書?!?宋 陳與義 《鄧州西齋書事》詩之三:“易求 蘇子 六國印,難得 河橋 一字書?!?/p>
王冕名句,冀州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冰霜染得鬢毛深,又復(fù)鉤辀聽嶺禽作者:李曾伯作品:至清湘驛和己酉壁間韻
- 洛陽麗春色,游俠騁輕肥作者:陳子良作品:游俠篇(一作俠客行)
- 彩筆賦詩,綠發(fā)簪花,多少少年行樂作者:邵亨貞作品:花心動 黃伯陽歲晚見梅,適遇舊賦以贈別,
- 士進固未易,退亦良獨難作者:范成大作品:送郭明復(fù)寺丞守蜀州
- 黃蘆低摧雪翳土,鳧雁靜立將儔侶。作者:王安石作品: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
- 宮樓一曲琵琶聲,滿眼云山是去程作者:張祜作品:玉環(huán)琵琶
- 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- 吾知泚筆意,千載端為公
- 執(zhí)手還成輕別,何日歸來投社,玉海得同編作者:程公許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
- 聯(lián)騎失洛橋,據(jù)鞍遞歌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