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壯隨波去,關(guān)河行路難
出自清代施閏章《江月·十月晴江月》:
十月晴江月,微風夜未寒。
。
依人光不定,照影思無端。
。
少壯隨波去,關(guān)河行路難。
。
平生素心友,莫共此時看。
注釋參考
少壯
少壯 (shàozhuàng) 年輕力壯;年富力強 young and vigorous 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?!堕L歌行》隨波
(1).依著風波飄動。《文選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徙靡澹淡,隨波闇藹?!?劉良 注:“言林木繁茂,隨風波而動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隨波迴轉(zhuǎn),有似客游。” 宋 汪藻 《小重山》詞:“柳梢風急墮流螢,隨波去,點點亂寒星。”
(2).比喻無原則地跟從他人行事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答賀蘭友書》:“況僕求試京師,隨波而上,逐隊而下,亦有年矣。” 清 陳田 《<明詩紀事己籤>序》:“暨乎隨波之流,摹仿太甚,為弊滋多。”
關(guān)河
關(guān)河 (guānhé) 關(guān)塞;關(guān)防。泛指山河 fort;defense;land of a country 漸霜風凄緊,關(guān)河冷落,殘照當樓?!巍?柳永《八聲甘州》行路難
(1).行路艱難。亦比喻處世不易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詩:“風塵荏苒音書絶,關(guān)塞蕭條行路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間。”
(2).樂府雜曲歌辭名。內(nèi)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。原為民間歌謠,后經(jīng)文人擬作,采入樂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《行路難》三首都較著名?!稌x書·袁山松傳》:“初, 羊曇 善唱樂, 桓伊 能挽歌,及 山松 《行路難》繼之,時人謂之‘三絶’?!?陳去病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勸君莫誦《行路難》,勸君莫復(fù)居 長安 。”
施閏章名句,江月·十月晴江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