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黎廷瑞《醉中放言》:
一器集百蚋,分寸爭營營。
醉鄉(xiāng)有太古,長年樂升平。
尚不知揖讓,固應(yīng)無戰(zhàn)爭。
吾嘗涉其境,信美不可名。
遺我度世方,南游釀滄溟。
蟠桃以供核,釣鯨為之羹。
小醉五百年,太醉三千齡。
俟其變桑田,翩然卻歸耕。
我耕不藝秫,還以供瓶罌。
哀哉彼眾狂,何不促我行。
汝行未宜遠(yuǎn),小駐中山程。
中山有神醪,千日醉不醒。
三十六番醉,亦足了汝生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揖讓
(1).賓主相見的禮儀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“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,以詔儀容、辭令、揖讓之節(jié)?!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子大叔 見 趙簡子 , 簡子 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,對曰:‘是儀也,非禮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,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,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讓盤旋,吾未見焚之自息也?!?/p>
(2).指禮樂文德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揖讓而天下治者,禮樂之謂也。”參見“ 三揖三讓 ”。
(3).禪讓。讓位于賢?!俄n非子·八說》:“古者人寡而相親,物多而輕利易讓,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……當(dāng)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,非圣人之治也。”《南齊書·劉祥傳》:“故揖讓之禮,行乎 堯 舜 之朝,干戈之功,盛於 殷 周 之世?!?徐特立 《關(guān)于研究歷史的幾個(gè)重要問題》:“由 堯 舜 揖讓進(jìn)到 禹 傳子,是歷史發(fā)展一個(gè)必然階段?!?/p>
無戰(zhàn)
謂不濫用武力。 唐 李嶠 《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》詩:“全軍多勝策,無戰(zhàn)在明時(shí)?!?唐 劉禹錫 《臥病聞常山旋師策勛宥過王澤大洽》詩:“無戰(zhàn)陋 丹水 ,垂仁輕 槀街 。”
黎廷瑞名句,醉中放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