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著《次韻剡僧孜書記》:
縣如殘寺裹荒城,僧干窮緣耐苦聲。
雖把慈悲供日用,可能方便徇人情。
四明山背看云近,九里灣頭呷水清。
支遁后身偏念我,惠來詩(shī)好愧兼榮。
注釋參考
四明
山名。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。自 天臺(tái)山 發(fā)脈,綿亙于 奉化 、 慈溪 、 馀姚 、 上虞 、 嵊縣 等縣境。道書以為第九洞天,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。凡二百八十二峰。相傳群峰之中,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稱 四明山 。《三才圖會(huì)·四明山圖考》:“ 四明山 者, 天臺(tái) 之委也。高興華頂,齊跨數(shù)邑。自 奉化 雪竇 入,則直謂之 四明 。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,山山盤亙,竹樹蔥菁,眾壑之水,亂流爭(zhēng)趨。入益深,猿鳥之聲俱絶,悄然嘻呬通顥氣,覺與世界如絶,不似 天臺(tái) 之近人也。道書稱第九洞天。峯凡二百八十二,中有 芙蓉峯 ,刻 漢 隸‘四明山心’四字。其山四穴如天窻,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曰 四明 。”
山背
(1).山后。 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巖洞》:“ 疊綵巖 在 八桂堂 后,支徑登山,大半有洞,曲轉(zhuǎn)穿出山背?!?/p>
(2).山脊?!端问贰と胃鳌罚骸岸矸l(fā),自山背下?lián)?,士卒多墜崖塹,相覆壓, 懌 肅 戰(zhàn)死?!?/p>
灣頭
灣頭 (wāntóu) 海灣的一部分,這里與海灣連通的較大水體相距甚遠(yuǎn) bayhead陳著名句,次韻剡僧孜書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