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留真人東山還詩》:
連峯竟無已。
積翠遠微微。
寥戾野風急。
蕓黃秋草腓。
我來歲云暮。
于此悵懷歸。
霜雪方共下。
寧止露沾衣。
待余兩岐秀。
去去掩柴扉。
注釋參考
寥戾
亦作“ 寥唳 ”。形容聲音凄清高遠。《文選·王褒<四子講德論>》:“非有圣智之君,惡有甘棠之臣,故虎嘯而風寥戾,龍起而致云氣?!?張銑 注:“寥戾,風聲?!薄段倪x·謝惠連<秋懷>詩》:“蕭瑟含風蟬,寥唳度云雁?!?呂延濟 注:“蕭瑟、寥唳,皆聲也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從戎曲》:“寥戾清笳轉(zhuǎn),蕭條邊馬煩?!?/p>
沈約名句,留真人東山還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讀王逢原文奇其才擇甚精者錄為一編——— 孔武仲〔宋代〕
- 四言——— 錢鐘書〔近現(xiàn)代〕
- 在西國懷王舍城(一三五七九言)——— 義凈〔唐代〕
- 送黃仲委秉少卿知瀘州二首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水龍吟(題夢云軒)——— 周紫芝〔宋代〕
- 對菊——— 丁高林〔宋代〕
-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——— 岑參〔唐代〕
- 劍池——— 陳陶〔唐代〕
- 曉霧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夷狄之孝十首西羌東吾——— 林同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