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適《送陳壽老》:
天臺(tái)雁蕩車接軫,青田又促半潮近。
冠巖帶壑無俗情,秋干春荑競(jìng)時(shí)盡。
老窮望絕華軒過,其誰幽尋空薜蘿。
更抽奇筆向云射,破的疊中千鴐鵝。
古今文人不多出,元佑惟四建安七。
性與天道亦得聞,伊洛尋源未為失。
閬風(fēng)招手游太玄,麻頭制尾中興年。
黃金鑄印肯輕佩,定把堯舜陳王前。
我家罄懸仰見斗,簸君紅旗魑魅走。
密房焰短夜苦長(zhǎng),雪高冰深去無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俗情
(1).世俗的情感;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態(tài)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但俗情抑揚(yáng),雷同一響,遂令 文帝 以位尊減才, 思王 以勢(shì)窘益價(jià)?!?唐 杜甫 《久客》詩:“羇旅知交態(tài),淹留見俗情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歸田》:“大抵古人著述,各有所本,雖小説家亦然,要足資考據(jù),備勸懲,砭俗情,助談劇,故雖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廢也。”
(2).塵世的情思,與脫悟的情思相對(duì)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丁志·邢舜舉》:“君雖酷好,奈俗情未斷何。”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救世歌》:“莫將一切俗情牽,須將一切妄念捐?!?/p>
葉適名句,送陳壽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古冢行——— 林昉〔宋代〕
- 喜遷鶯(即席次韻南叔兄同親友餞王萬里萬回宣幕)——— 魏了翁〔宋代〕
- 四月——— 佚名〔先秦〕
- 長(zhǎng)信宮——— 紫靜儀〔清代〕
- 自音聲巖泛小舟下高溪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天道雖遠(yuǎn)行——— 釋文珦〔宋代〕
- 夜行湖上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送高仲發(fā)赴銓——— 葛紹體〔宋代〕
- 虞美人(送別)——— 趙長(zhǎng)卿〔宋代〕
- 午熱憩忠義渡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