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隨樗櫟生,不為樵牧侵
出自宋代蘇軾《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》:
翠栝東南美,近生神岳陰。
惜哉不可致,霜根絡(luò)云岑。
仙風(fēng)振高標(biāo),香實(shí)隕平林。
偶隨樗櫟生,不為樵牧侵。
忽驚黃茅嶺,稍出青玉針。
好事雖力取,王城少知音。
豈無(wú)換鵝手,但知覓來(lái)禽。
高懷獨(dú){1*1}夫子,一見捐橐金。
得之喜不寐,贈(zèng)我意殊深。
公堂開后閣,凡木愧華簪。
栽培一寸根,寄子百年心。
常恐樊籠中,摧我鸞鶴襟。
誰(shuí)知積雨后,寒芒曉森森。
恨我迫歸老,不見汝十尋。
蒼皮護(hù)玉骨,旦暮視古今。
何人風(fēng)雨夜,臥聽饑龍吟。
注釋參考
樗櫟
(1).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?!庇帧度碎g世》:“ 匠石 之 齊 ,至於 曲轅 ,見櫟社樹……曰:‘散木也,以為舟則沉,以為棺槨則速腐,以為器則速毀,以為門戶則液樠,以為柱則蠹。是不材之木也,無(wú)所可用?!焙笠蛞浴伴藱怠庇鞑拍艿拖隆?唐 歐陽(yáng)詹 《寓興》詩(shī):“桃李有奇質(zhì),樗櫟無(wú)妙姿。”
(2).用為自謙之辭。 宋 蘇軾 《和穆父新涼》:“??珠藱瞪恚p冠蓋蔓?!?明 朱鼎 《玉鏡臺(tái)記·聞雞起舞》:“下官樗櫟之才,豈足為元帥副?!?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麻瘋女邱麗玉》:“自慙樗櫟,仰託蔦蘿,良所深愿?!?/p>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?shī)·衛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(zhǎng)者折枝,語(yǔ)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” 宋 曾鞏 《寄歐陽(yáng)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(qǐng)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(shí)?!?/p>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?!?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?!?/p>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(duì)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?!?/p>
(1).不因?yàn)?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天行有常,不?堯 存,不為 桀 亡?!?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(xiǎn)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?!?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(zhǎng)安 ?!?/p>
(2).不為了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(dòng)不為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。”
樵牧
(1).打柴放牧。《晉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賊恃水,樵牧自若。” 宋 葉適 《改東門出》詩(shī)之二:“自我護(hù)樵牧,林光稍敷紛。” 清 劉大櫆 《阮君墓志銘》:“祖墓之木,以歲久樵牧之不禁,漸至凋敝?!?/p>
(2).樵夫與牧童。也泛指鄉(xiāng)野之人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五八:“荒淫竟淪沒,樵牧徒悲哀。” 宋 陸游 《村居》詩(shī):“樵牧相語(yǔ)欲爭(zhēng)席,比鄰漸熟約論婚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 交河 城西有古墓,林木叢雜,云藏妖魅,犯之者多患寒熱,樵牧弗敢近?!?/p>
蘇軾名句,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