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細(xì)君》:
族類皆有偶,所偶各有方。
我本漢家女,遠(yuǎn)嫁烏孫王。
言語既不通,嗜欲寧相當(dāng)。
生肉以為食,膻酪以為漿。
毛卉襲衣服,蒜薤為馨香。
嗚嗚當(dāng)歌舞,跳躍紛低昂。
風(fēng)沙障白日,四野皆蒼黃。
逐獵射禽獸,藉草氈為墻。
喜怒不可測,貪戾過豺狼。
自為治宮室,僅能庇風(fēng)霜。
歲時一相見,但見眉目光。
東南望漢日,獨覺霜天長。
飛鳥戀故林,游子思故鄉(xiāng)。
而我被遐棄,失身投窮荒。
明明漢天子,一女奚足傷。
武威與文德,豈不在周行。
吾王居下國,奉上固所當(dāng)。
結(jié)親徒自辱,掩泣羞漢皇。
注釋參考
襲衣
(1).尸衣。《禮記·士喪禮》“子羔之襲也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此明大夫死者襲衣稱數(shù)也。” 清 夏炘 《學(xué)禮管釋·釋士喪禮褖衣》:“男子殊衣裳為之,謂之玄端。惟既死之襲衣,連衣裳為之,謂之褖衣?!?/p>
(2).古代行禮時,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?!抖Y記·曲禮下》“無藉者則襲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凡衣,近體有袍襗之屬;其外有裘,夏月則衣葛;其上有裼衣;裼衣上有襲衣;襲衣之上有常著之服,則皮弁之屬也?!?/p>
(3).成套衣服。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三:“﹝ 太祖 ﹞賜 去華 襲衣、銀帶,為右補(bǔ)闕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》:“詔尚書左司郎中 汪應(yīng)辰 宴 國 於 玉津園 ……加賜襲衣、金帶、器、幣有差?!?/p>
馨香
馨香 (xīnxiāng) 芳香。比喻德化遠(yuǎn)播 fragrance 燒香的香味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曹勛名句,細(xì)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