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信同《沁園春》:
望紫云翁,啟明在東,長庚在西。
但空有寸心,荊州江漢,未能百里,弱水沙黎。
菊底秋深,樵邊信至,一曲陽春草木知。
長吟詠,覺聲如韓操,骨似陶詩。
不應(yīng)鬢發(fā)能稀。
七十壽強(qiáng)如六十耆。
想高談傾坐,風(fēng)斯下矣,微辭漱物,清且漣漪。
謾說磻翁,休夸淇叟,用舍行藏各有時(shí)。
真修養(yǎng),有近思家學(xué),字字參芝。
注釋參考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。” 北周 庾信 《預(yù)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?!?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(shí)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(shí)勝,寡聞終自恧?!?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?!?/p>
微辭
微辭 (wēicí) 隱晦的批評,也指婉轉(zhuǎn)說出而真意隱晦的話 veiled criticism 定、 哀多微辭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定公元年》 又指婉轉(zhuǎn)而巧妙的話 玉為人體貌閑麗,口多微辭?!?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漣漪
漣漪 (lián yī)水面上細(xì)微的波紋。
宋.歐陽修.採桑子.輕舟短棹西湖好詞:「無風(fēng)水面琉璃滑,不覺船移,微動漣漪。驚起沙禽掠岸飛。」韓信同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