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弓《和劉后村雜興》:
幾年待漏趣朝班,乞得閒身返故山。
公論盡歸恩怨外,清談不落是非間。
屠龍肯信無高手,畫虎雖成亦強(qiáng)顏。
馬革裹尸徒自壯,爭如投老得生還。
注釋參考
馬革裹尸
[be wrapped in a horse's hide;death under shield;die on the battlefield] 用馬皮包裹尸體,指軍人戰(zhàn)死沙場
詳細(xì)解釋見“ 馬革裹尸 ”。
亦作“ 馬革裹尸 ”。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。謂英勇作戰(zhàn),死于戰(zhàn)場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男兒要當(dāng)死於邊野,以馬革裹尸還葬耳,何能臥牀上在兒女子手中邪?” 北齊 朱瑒 《與徐陵請王琳首書》:“誠復(fù)馬革裹尸,遂其平生之志;原野暴體,全彼人臣之節(jié)。”《宋史·崔翰傳》:“臣既以身許國,不愿死於家,得以馬革裹尸足矣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記辛亥敗兵事》:“余刀俎餘生,受君恩乃不死,今得以馬革裹尸幸矣!”《東北人民抗日詩詞選·追悼歌》:“抱定決心甘愿效命疆場,馬革裹尸誓不生回營?!币嘧鳌?馬革盛尸 ”。 金 何宏中 《述懷》詩:“馬革盛尸每恨遲,西山餓踣更何辭?!币嗍∽鳌?馬革 ”?!端鍟だ顖A通陳茂等傳論》:“終能振拔污泥之中,騰躍風(fēng)云之上,符馬革之愿,快生平之心,非遇其時,焉能至於此也?!?清 蔣士銓 《冬青樹·勤王》:“我 文天祥 官樹牙旗,志存馬革,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敵也?!?/p>
爭如
(1).怎么比得上。 前蜀 韋莊 《夏口行》詩:“雙雙得伴爭如雁?一一歸巢卻羨鵶。”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上:“龍虎未能爭社稷,爭如兩個上將軍?”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岳陽樓》第二折:“爭如我蓋間茅屋臨幽澗,披片ma{1|1}衣坐法壇?”
(2).猶怎奈。 唐 駱浚 《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》詩:“爭如燕雀偏巢此,卻是鴛鴦不得棲。” 宋 晏幾道 《臨江仙》詞:“爭如南陌上,占取一年春?!?/p>
(3).猶不如。 宋 辛棄疾 《婆羅門引》詞:“爭如不見;才相見、便有別離時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八:“譬如往日害相思,爭如今夜懸梁自盡,也勝他時憔悴死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:“ 玄德 既知能啖父,爭如留取害 曹瞞 ?!?清 丁澎 《見燕》詩:“相期定似逢寒食,乍見爭如説故鄉(xiāng)。”
投老
(1).垂老;臨老?!逗鬂h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母守寡養(yǎng)孤,苦身投老,柰何肆忿於一朝,欲致子以不義乎?”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 夷 投老以長饑, 回 早夭而又貧?!?宋 楊萬里 《周子及監(jiān)簿挽詩》:“投老欣相得,論心恨輕遲?!?清 金農(nóng) 《題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韻》:“急喉 何居士 ,投老樂湛湛。”
(2).告老。 晉 王羲之 《十七帖》:“實(shí)望投老,得盡田里骨肉之歡?!?唐 牟融 《處厚游杭作詩寄之》:“念我故人勞碌久,不如投老臥滄洲?!?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行游》:“投老歸湖,皇恩浩蕩,閒身得伴魚竿?!?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虎邱賀方回題名》:“詩孫投老 吳下 ,巖壑把名鎸。”
生還
生還 (shēnghuán) 從危險的遭遇中活著返回 return alive 無一生還胡仲弓名句,和劉后村雜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八年流落醉騰騰,點(diǎn)檢行藏喜不勝。
- 乍似含龍劍,還疑映蜃樓。
- 奄然長夜歸,赍志空山木作者:葉茵作品:己酉生日敬次靖節(jié)先生掇挽歌辭三首
- 望晚登壇,遲和疾時運(yùn)里趲作者:貫云石作品:【中呂】醉高歌過紅繡鞋_看別人鞍馬
- 堂上弦歌吏早休,三年官舍冷於秋作者:章甫作品:送張揚(yáng)子
- 修然白發(fā)猶何事,只好三人自一龍。作者:辛棄疾作品:新年團(tuán)拜后和主敬韻并呈雪平
- 珍重清風(fēng)入襟袖,每篇佳處想精神作者:蘇籀作品:張子安求無處道人挽詞
- 記得當(dāng)時曾共賞,玉人纖手輕摘作者:曾覿作品:念奴嬌(席上賦林檎花)
- 人皆有兄弟,爾獨(dú)為參商
- 令君意與神明通,爐熏未斷來天風(fē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