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圓《擬洛下分題》:
松石琴薦松石為琴薦,鱗皴狀頗奇。
補(bǔ)天雖變質(zhì),映澗尚含滋。
靜砌和煙立,虛堂帶蘚移。
最宜彈別鶴,況有舊棲枝。
注釋參考
松石
(1).松與石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序》:“松石峻垝,蔥翠陰煙?!?唐 宋之問(wèn) 《初至崖口》詩(shī):“錦繢織苔蘇,丹青畫松石?!?唐 李白 《九日》詩(shī):“地遠(yuǎn)松石古,風(fēng)揚(yáng)絃管清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(guó)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(jié):“ 李德裕 在 洛陽(yáng) 南置 平泉莊 。莊周圍十余里,臺(tái)榭百余所,有奇花異草與松石?!?/p>
(2).借指山林。 唐 宋之問(wèn) 《使至嵩山尋杜回不遇》詩(shī):“與君闊松石,於茲二十年。”
(3).松的化石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異事》:“ 婺州 金華山 有松石,又如核桃、蘆根、魚鹽之類皆有成石者。”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三·不灰木》﹝附錄﹞引 蘇頌 曰:“今 處州 出一種松石,如松干而實(shí)石也,或云松久化為石?!?/p>
(4).寶石。呈綠色,又稱綠松石。《詩(shī)刊》1978年第5期:“草地里拾得 卓瑪 的松石耳環(huán)。”
鱗皴
像鱗片般的皸皮或裂痕。 唐 袁高 《茶山》詩(shī):“終朝不盈掬,手足皆鱗皴?!?宋 范成大 《巫山高》詩(shī):“ 西真 功高佐 禹 跡,斧鑿鱗皴倚天壁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二:“軒姿古鏡黑如漆,錦華鱗皴秋雨濕?!?/p>
釋智圓名句,擬洛下分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